2014 年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自2012年6月立项以来,我院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的需要,以培养企业转型急需的实用型、创新型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为目标,在后现代主义等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指导下,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定位,工商管理专业力求使所培养学生成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专业基础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及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同时,在实践中凝练形成”学校培养—企业实践—学生自我锤炼”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探索实施路径。在 “工商管理专业”成为山西财经大学校级特色专业、山西省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学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在巩固和发展工商管理专业已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稳定专业建设方向,2014年4月1日—2015年3月31日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及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四个方面取得了以下的成绩。
一、加强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加强山西财经大学校级特色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网站。
2、我院在“1+2+4”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结合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及要求,有了创新性思路,提出以人才培养目标高位引领,围绕“教”及“学”两层面展开,独
1 / 26
具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注重“问题导向、能力导向”且不断创新发展的“学校培养-企业实践-学生自我锤炼”的人才培养模式。
3、学院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创新
在我校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对实践教学有了新要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工商管理专业围绕方案中实践教学要求,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现有山西省工商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基础上,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新路径,根据专业的“特色+综合”、“理论+实践”、“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原有工商管理专业 “山西省工商管理‘1+2+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遵循学校“特色+综合”的办学特色,发挥我校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优势,优化课程体系,首先将经济学及管理学通过通识课程组打通,强化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财经法学的通识教育,坚持注重成人教育及成才教育、专业教育及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及课外教学、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基础训练及创新导引有机结合,摸索形成了以“学校培养---企业实践---学生自我锤炼”为内涵的创新型、发展型、开放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模式为依托,工商管理专业制定了针对各年级学生实践教学的分层实践原则,即:一年级注重学业教育、二、三年级注重专业教育、四年级注重职业教育。根据此原则,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以下探索创新。
(1)培养目标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就业需求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上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
2 / 26
诚信品质的培养,强调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沟通技能的培养,以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并认真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化,构建了专业能力结构图,使学生入学初就能系统认识其在四年的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能力培养关系,以便进行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系统学习。
(2)明确以实践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原有工商管理专业 “山西省工商管理‘1+2+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遵循学校“特色+综合”的办学特色,工商管理专业摸索形成了以“学校培养-企业实践-学生自我锤炼”为内涵的创新型、发展型、开放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培养路径是:通过人才培养目标高位引领,围绕“教”及“学”两个层面展开,在完成校内通识课、学科共同课、专业必修课、方向专业选修课基础上,借助原有晋商精神熏陶、ERP实验模拟、管理案例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等培养路径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拓宽发展新方法,以现有的实验、实训基地为基础,拓展和完善实践、实验、实训、实习的多元实践平台” 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模式首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核心。学院致力于培养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中能适应企业转型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创新型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其次夯实“教”及“学”两个基本面。“教”就是打造一支坚持教学及科研、理论及实践相辅相成、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构建以人为本、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备的课程体系,建
3 / 26
立学校、企业双轨培养机制,积极进行基于后现代主意教育理论的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摸索“开始耳目一新,过程生动逼真,结果真实可信”的教学模式,走出“好听,管用”的教学新路。“学”就是倡导“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使学生不仅“会学”、而且“能用”。
再有为师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该平台要在现有的晋商精神熏陶、ERP实验模拟、管理案例大赛、营销策划大赛和实验、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完善。以问题为导向,有效地锻炼学生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实验、实训、实践、实习、大学生创新及创业项目等,有效地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及能力,促使其在理论和实践学习中进一步自我完善。
(3)在校内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探索企业、专业教师双师课堂教学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性地提出并实践了 “师生?企业?课堂”互动循环、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模式(如图1)。该模式以学生培养及教师教改创新并重、课堂理论学习及企业家走进课堂并重、研究企业管理实践及用研究成果反馈改进实践并重,并力求在师生、企业和课堂之间保持互动循环、螺旋式上升。通过师生及企业家一起在课堂围绕企业带来的管理、营销等现实问题的专业讨论,加深了师生对实践问题的研究兴趣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其后在学院举办的案例大赛、营销策划大赛中、社会实践周活动再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专业建议及实践操作的有机衔接,实现了企业、教师、学生的学习互动、三方共赢。
4 / 26
这样的互动循环、螺旋式上升的模式使教师、企业、学生从互动循环的实践中不断汲取创新的养分。工商管理专业现已及娃哈哈集团山西分公司、振动集团有限公司、同至人商业集团公司、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课堂互动合作探索,效果良好。同时工商管理专业积极探索课堂教改,宋瑞卿院长在课堂上以企业管理实践问题为导向,积极进行问题式教学方法探索实践,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另外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企业文化》课程不仅授课教师任志宏老师在教学中积极进行教改实践,其著作《企业文化》获得山西省2015年教学成果二等奖。任老师还组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构建班级文化,学生参及的积极性很高,不仅促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而且班级凝聚力得到较大提升。
企业 课堂 师生
图1:“师生?企业?课堂”互动循环图
(4)加强校内、课下实践训练,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及运用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在课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至今已经及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完成十届山西财经大学营销策划大赛、五届管理案例大赛,2014年及振东健康养护公司合作完成山西财经大学第
5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