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乙肝的中医辨证论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如果气病及血、血分肝病兼见分热毒证者,于上方略加凤尾草、土伏苓。

2、脾肾阳虚型

主要临床表现,两协及胃脘胀满,畏寒肢冷,少腹及腰膝冷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缓无力,治当温阳行气,用附子理中汤:

制附子10克(另包先煎)、党参10克、白术10克、干姜19克、 如果腹胀较甚者,可用消胀除湿汤:茯苓皮10克、香橼皮10克、冬瓜皮10克、木瓜10克、丝瓜络10克、郁金10克、佛手10克、炙甘草10克。

如果腹部胀满而兼腹水者,可用茯苓导水汤:茯苓30克、泽泻10克、桑白皮10克、木香10克、木瓜10克、砂仁10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苏叶10克、大腹皮10克、麦冬10克、槟榔10克。 3、瘀血阻络型

主要临床表现:肝脾肿大,面色晦暗黧黑,或见蛛丝缕缕,肝掌潮红,女子行经腹痛,经水色暗有块,舌淡暗紫或有瘀斑,脉见沉细而涩。治当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方用血腑逐瘀汤:当归10克、生地10克、生白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柴胡10克、牛膝10克、炙甘草10克、牡蛎10克、鳖甲20克。

上述分析,在临床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各证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相兼,如兼郁兼痰以及两证或多证侯的交叉兼见,形成虚实挟杂,寒热互见的复杂病机,治当随症加减。

6

(三)、参考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依据上述病机分型和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参考现代医学对发病机理的认识和各项试验室检测的变化进行选方选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如:

抗病毒治疗方面:中药对乙肝病毒有抑郁作用,如清热解毒的板蓝根、贯众、风味草。凉血解毒的玄参、紫草。化湿解毒的土茯苓、生薏米。活血解毒的半枝莲等。

调节免疫方面:增强免疫方面以扶正培本为主,如黄芪、人参、白术、当归、枸杞、冬虫夏草、何首乌、女贞子等。

促进肝组织修复,改善肝功能方面:

ALT增高者,可选用清热利湿的垂盆草、山豆根和益气生津的五味子等,特别是五味子,其降酶的功效是公认的。但是,当酶降至正常后,应逐步减量,继服2~3月后停药,以免反跳。

改善蛋白质代谢,降浊,降絮:当以益气养阴为主,可选用人参、黄芪、当归、灵芝、冬虫夏草等。如当归丸、乌鸡白凤丸、河车大造丸等。

抗肝纤维化方面:当以活血化瘀软坚为主,可选用桃仁、红花、丹参、三七、百合、山慈菇、地龙、鳖甲、土元等。

二、乙型肝炎的预防:

对于疾病的预防,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如:“夫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口渴而穿井,兵到而铸锥,不亦晚呼。”因此,预防思想是中医

7

学的重要内容。乙型肝炎和其它传染病一样,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大抵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免疫,保护易感人群。现代医学认为乙型肝炎的发病,多和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中医也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了增强体质,必须加强锻炼,以增强人体自身抗病能力。

2、控制传染源。一般认为,乙型肝炎是以血液和液体接触传染性疾病,因此,一但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就必须与患者隔离,直至病毒消失。对从事饮食服务托幼保育等工作的患者,应调离原职。另外,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绝对不能献血。

3、切断传染途径。乙型肝炎是血行传染,因此,一定要防止医源性传播,医疗及预防应用的注射器,当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对病人的血液及其分泌物,必须严格处理。

4、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目前一般采用两种措施,其一是主动免疫方法,即使用制剂有灭活的血源乙型肝炎疫苗和基因重组酵母疫苗两种,使用于血清中HBSsG或抗—HBs阴性的人。HBsAG阳性的母亲所娩下的新儿生为重点接种对象。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抗—HBs产生率可达95%,一般可保持3~5年。

其二是被动免疫方法,对由各种原因已暴露于HBV的易感者,包括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可用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用量为新生儿100IU,一次肌肉注射。免疫力可维持3周左右。常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应用。

8

三、乙型肝炎的忌宜

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来说,掌握忌宜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其忌宜大体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饮食方面。乙型肝炎患者饮食上宜清淡而忌肥甘厚味。应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绝对不能饮酒。

第二:起居方面。乙肝患者,特别是急性肝炎患者,当忌过度劳累。特别要提出的是当忌房事。

第三:情志方面。中医认为情志过度就要损伤五脏,怒则伤肝。因此,乙肝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忌生气,所谓“制怒节欲”。我们在临床上常见到一些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比较平稳,但由于违背了上述忌宜,使病情很快恶化甚至死亡。这样的教训是屡见不鲜的。

以上是我们对乙型肝炎的一点肤浅认识,欠妥之处请多加指教。

9

乙肝的中医辨证论治

如果气病及血、血分肝病兼见分热毒证者,于上方略加凤尾草、土伏苓。2、脾肾阳虚型主要临床表现,两协及胃脘胀满,畏寒肢冷,少腹及腰膝冷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缓无力,治当温阳行气,用附子理中汤:制附子10克(另包先煎)、党参10克、白术10克、干姜19克、如果腹胀较甚者,可用消胀除湿汤:茯苓皮10克、香橼皮10克、冬瓜皮10克、木瓜10克、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rdz59xp6r0h1lk029y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