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人民版)使用的感受 体会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现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人民版)使用长达14年之久,虽说是经过几次的修订,但是总体上还是有不少不良的感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若有偏颇之处请斧正。
一、 现行高中历史(人民版)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专题式编排结构,历史呈现无序性,学生历史时间坐标轴混乱,缺乏时空观。
现行教材(人民版)必修课程按专题式编排:必修一政治史、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文化思想史。以历史发展的纵向史实为线索,把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串联在一起,但是三本教材独立编写,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性,将有机发展的历史人为地割裂。政治、经济和文化似乎是孤立发展的,打破历史学科的整体性,破坏了历史内在的逻辑关系。这种不按时间为顺序的纵向编排模式,跳跃性大,历史呈现无序性学生没有建立历史时间坐标轴,难以形成系统的历史观。时空混乱将误导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掌握,也将影响学生对历史和社会的认知水平。 2. 专业术语多,理论性偏强,有些内容晦涩难懂,学生自学困难,预习课本的环节,无法落实,基础知识自我消化不良。 比如必修二专题五第4节《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材是这样表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
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就这样的一段论述,专业术语有9个之多,高度概括,理论性相当强,学生蒙圈。如此情况不胜枚举!
课标对教材的定位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教师不能教教材,而是要开发教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因为使用不少课外资源,只提取一小部分教材内容的,没时间对教材进行完整的梳理,没有教师的梳理,学生看不清楚教材的结构与体系,不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久而久之,学生就把教材丢一边。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课内基础知识不扎实,出现学习瓶颈,在后期的总复习时难以拔高。
3. 现行教材(人民版)许多内容游离课标要求。 面对这种不扣“标”问题,中学一线教学老师最简单的处理办法是快刀斩乱麻,直接删除,如果处理不当,徒增教与学的量。如在必修三专题一第4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第五小点,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课标不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就直接删除。诸如不扣“标”的内容不少,为什么不直接删减。
如今对教材边使用边吐槽的现状迎来了曙光,新课标出台,2024新教材也将新鲜出炉。
二、 体会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1. 必修课不再是专题式,而是采取通史方式,回归历史学科的特性――时序性
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历史学的时态是“过去时”。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独特性所在,构建清晰的时空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基础和关键。现行教材专题式的编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对此新课标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类型进行的第一项调整就是必修课和选修Ⅰ课程的内容不再是专题式,而是采取通史方式编写。每个部分的内容均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依照时序的发展进行表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梳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引导学生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前因后果,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必修课和选修Ⅰ课程按历史时序发展编排,历史呈现不再无序性,?W生历史时间坐标轴不再混乱,为学好历史奠定基础。
2. 历史选修Ⅰ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保持专题史教学,保持历史学科的特性――联系性、整体性
新课标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类型进行第二项调整就是历史选修Ⅰ课程。该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个模块。各模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