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溶剂:三氯乙烯等。
2.11 其他: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埚等。 3 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3.1.1 按本规程T0602的方法准备试样。
3.1.2 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要求的试验温度25℃,或15℃、30℃(5℃),保持稳定。
3.1.3 将试样注人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不少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或3h(特殊盛样皿)后,应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并应保温不少于1.5h(小盛样皿)、2h(大试样皿)或2.5h(特殊盛样皿)。
3.1.4 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他外来物,无明显摩擦。用三氯乙烯或其他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擦干。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用螺钉固紧。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 3.2 试验步骤
3.2.1 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小于10mm。
3.2.2 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将位移计或刻度盘指针复位为零。
3.2.3 开始试验,按下释放键,这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入试样同时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
3.2.4 读取位移计或刻度盘指针的读数,准确至0.1mm。
3.2.5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3.2.6 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3.2.7 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的方法在15℃、25℃、30 ℃(或5℃)3个或3个以上(必要时增加10℃、20℃等)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但用于仲裁试验的温度条件应为5个。 4 计算
根据测试结果可按以下方法计算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及当量脆点。4.1 公式计算法
4.1.1 将3个或3个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取对数,令y=lgP,x=T,按式(T 0604-1)的针入度对数与温度的直线关系,进行y=a+bx—元一次方程的直线回归,求取针入度温度指数AlgPen。
lgP = K + AlgPen × T (T0604-1) 式中:lgP——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针入度值的对数;
T——试验温度(℃); K——冋归方程的常数项a; AlgPen——回归方程的系数b:
按式(T0604-1)回归时必须进行相关性检验,直线回归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7(置信度95%),否则,试验无效。
4.1.2 按式(T0604-2)确定沥青的针入度指数,并记为PI:
20-500 AlgPen
PI = 1+50 A
lgPen
4.1.3 按式(T0604-3)确定沥青的当量软化点T800。
lg800-K 2.9031-K
T800 = A= AlgPen lgPen
4.1.4 按式(T0604-4)确定沥青的当量脆点T1.2。
T1.2 lg1.2-K =
AlgPen
0.0792-K =
AlgPen
(T0604-4) (T0604-3) (T0604-2)
4.1.5 按式(T0604-5)计算沥青的塑性温度范围ΔT。
2.8239
ΔT = T800-T1.2 = A
lgPen
4.2 诺模图法
将3个或3个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绘于图T0604-2的针入度温度关系诺模图中,按最小二乘法法则绘制回归直线,将直线向两端延长,分别与针入度为800及1.2的水平线相交,交点的温度即为当量软化点T800和当量脆点T1.2。以图中O点为原点,绘制回归直线的平行线,与PI线相交,读取交点处的PI值即为该沥青的针入度指数。此法不能检验针入度对数与温度直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仅供快速草算时使用。 5 报告
5.1 应报告标准温度(25℃)时的针入度以及其他试验温度T所对应的针入度,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公式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式(T0604-1)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
5.2 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下列允许误差范围内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0.1mm计。
针入度(0.1mm) 允许误差(0.1mm)
0~49 2 50 ~14 4 150~249 12 250~500 20
当试验值不符合此要求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6 允许误差
6.1 当试验结果小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2 (0.1mm),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4(0.1mm)。
6.2 当试验结果大于或等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
(T0604-5)
为平均值的4%,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平均值的8%
T 0605—2011 沥青延度试验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1.2 沥青延度的试验温度与拉伸速率可根据要求采用,通常采用的试验温度为25℃、15℃、10℃或5℃,拉伸速度为5cm/min±0.25cm/min。当低温采用1cm/min±0.5cm/min拉伸速度时,应在报告中注明。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 延度仪:延度仪的测量长度不宜大于150cm,仪器应有自动控温、控速系统。应满足试件浸没于水中,能保持规定的试验温度及规定的拉伸速度拉伸试件,且试验时应无明显振动。
2.2 试模:黄铜制,由两个端模和两个侧模组成,试模内侧表面粗糙度Ra0.2μm。
2.3 试模底板:玻璃板或磨光的铜板、不锈钢板(表面粗糙度Ra0.2μm)。
2.4 恒温水槽:容量不少于10L,控制温度的准确度为0.1℃。水槽中应设有带孔搁架,搁架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试件浸入水中深度不小于100mm。
2.5 温度计:量程0~50℃,分度值0.1℃。 2.6 砂浴或其他加热炉具。
2.7 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的质量比2:1)。 2.8 其他:平刮刀、石棉网、酒精、食盐等。 3 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3.1.1 将隔离剂拌和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底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并将试模在试模底板上装妥。
3.1.2 按本规程T0602规定的方法准备试样,然后将试样仔细自试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最后略高出试模。灌模时不得使气泡混入。
3.1.3 试件在室温中冷却不少于1.5h,然后用热刮刀刮除高出试模的沥青,使沥青面与试模面齐平。沥青的刮法应自试模的中间刮向两端,且表面应刮得平滑。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放入规定试验温度的水槽中保温1.5h。
3.1.4 检查延度仪延伸速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移动滑板使其指针正对标尺的零点。将延度仪注水,并保温达到试验温度±0.1℃。 3.2 试验步骤
3.1.1 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入延度仪的水槽中,然后将盛有试样的试模自玻璃板或不锈钢板上取下,将试模两端的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端固定板的金属柱上,并取下侧模。水面距试件表面应不小于25mm。
3.2.2 开动延度仪,并注意观察试样的延伸情况。此时应注意,在试验过程中,水温应始终保持在试验温度规定范围内,且仪器不得有振动,水面不得有晃动,当水槽采用循环水时,应暂时中断循环,停止水流。在试验中,当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人槽底时,应在水中加人酒精或食盐,调整水的密度至与试样相近后,重新试验。
3.2.3 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读数,以cm计。在正常情况下,试件延伸时应成锥尖状,拉断时实际断面接近于零。如不能得到这种结果,则应在报告中注明。 4 报告
同一样品,每次平行试验不少于3个。如3个测定结果均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特殊需要也可分别记录实测值。3个测定结果中,当有一个以上的测定值小于100cm时,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