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课 题:《鼓乐铿锵》 授课人:屯昌思源高中 何伟凤 教学内容:

1、湖南民间乐曲《锦鸡出山》、山西民间乐曲《滚核桃》、北京民间乐曲《童

谣》以及基础知识“鼓吹乐”、“吹歌”。

2、打击乐演奏的艺术实践活动,艺术创作实践。 课 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1、《锦鸡出山》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

改编的乐曲。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2、《滚核桃》是一首山西绛州鼓乐。演奏时使用八面或十面鼓和一副拍板。

由于演奏时既有音乐本身的情绪色彩,又有演员现场的表演艺术,因而不仅好听,而且好看。乐曲表现农民采摘核桃之后,集中装袋、运到房顶上,然后铺开核桃晾晒、核桃滚散开来、滚落地上等景色,并以此抒发农民劳动时的欢快喜悦心情。

3、《童谣》原为北京市城区内流传的一首儿歌——《打花巴掌》。这是儿童

们在游戏过程中反复吟唱的歌曲。由于歌词反映北京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整个歌曲的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很受儿童们的欢迎。《童谣》是一首“吹歌”。这种乐队由管子(兼口噙子)、唢呐、二胡、扬琴、中阮及一些打击乐器组成。其中,口噙子(一种含在嘴里的发声器)担负着模仿儿童数板的任务。乐曲仅有一个乐段,非常简洁,

采用支声复调的手法及不断重复变化的手法表现音乐内容。总体上看,音乐情绪欢快活泼、充满童趣和诙谐的色彩。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锦鸡出山》、《滚核桃》、《童谣》三首乐曲体验乐曲的音乐

情绪,初步掌握 “鼓吹乐”、“吹歌”的基础知识。

2、通过乐曲欣赏、实践活动感受打击乐的非凡魅力,了解打击乐器的多种演

奏技法,培养学生创新协作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

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紧密关系。

教 具:多媒体、课件、管子、竹笛及各类打击乐器。 教法、学法指导:

1、教师在视听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引导、深入探究以及学生实践、创新等方

式方法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

己的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

教学重点:欣赏《锦鸡出山》、《滚核桃》、《吹歌》,感受、体验其音乐

情绪,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技法;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器合奏和锣鼓经的艺术实践,从中体验其乐趣,认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难点:把握节奏的准确性和了解、实践打击乐器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组织课堂: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件乐器,同学们认识吗?按照乐器演奏形式的分类,它们属于那类乐器?

这类乐器能演奏音乐吗?如果能,那这类音乐有什么特点? 二、导入课题:ppt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之鼓乐铿锵

三、新课教学

(一)探索——锣鼓音乐的特点

1、欣赏《锦鸡出山》(片段)、《滚核桃》 1) 2) 3) 4) 5)

乐曲欣赏

思考:①乐曲中出现了哪几件乐器? ②乐曲刻画了怎样的场景? 乐曲中的各种情景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鼓的演奏技法介绍 归纳小结,锣鼓音乐的特点

(二)知识点介绍“鼓吹乐”“ 吹歌” (三)实践——感受打击乐器的艺术魅力

《童谣》简介及欣赏

1、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

2、实践:①主旋律学唱 ②锣鼓经演奏

③口噙子数板 ④合作实践及评价

四、课堂小结: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五、拓展、创新 (一)视频欣赏 (二)节奏模仿

(三)创编(利用所给的打击乐器或生活用具创编器乐合奏《闹军坡》) (四)评价 六、总结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课题:《鼓乐铿锵》授课人:屯昌思源高中何伟凤教学内容:1、湖南民间乐曲《锦鸡出山》、山西民间乐曲《滚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qsqb561ai7b8vd538ce5nrap1rg1l00xh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