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电动汽车难以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的原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中国电动汽车难以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的原因

中国电动车网 2013-7-31 浏览次 70801

近日,世界观察研究所(WorldWatch)发文分析了中国电动汽车难以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的原因。

WorldWatch指出,首先,由于电池成本导致电动汽车价格偏高,即使中央与地方分别给予12万元和最高6万元补贴,比亚迪E6的价格仍在17至18万元之间,是相同配置和性能的传统车型的2倍。

因此,中国25个示范城市中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有80%用于公交,民间需求长期萎靡不振。

其次,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号召力弱于国外竞争对手。美国特斯拉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吸引了众多高收入消费者,丰田的普锐斯也成功地将目标瞄准环保节能人士。

相比之下,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由于实行低价策略,品牌认知度低,难以获得高收入消费者的认同,而低收入消费者又无法负担。

第三,中国企业技术落后于国外竞争对手,特别是燃料电池和电池技术。目前,鲜有国内零部件供应商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厂商对成本、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因此无法与聆风、普锐斯等国外车型相比。

即使是领先的比亚迪E6,也夸大了其性能,并有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等问题。2010年,“中央企业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成立以协调电动汽车相关核心部件和技术的研发,但进展甚微。而且在利益分配、技术共享、信任度和同业竞争等方面,仍存在重大分歧。

1

***

第四,充电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发展目标和需求。截至2013年4月,深圳已建起1000多个充电桩,而原定目标是到2012年达到40000个。北京到2012年底仅有60个充电站或电池交换站、1080个充电桩,距离2015年实现256个充电站和42000个充电桩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

目前,全国25个示范城市到2012年底仅有8107个充电桩和174个充电站或电池交换站。根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数据,2011年全国共有16184个充电桩和257个充电站,分别仅达2015年目标的4%和13%。

充电设施的短缺和分布不均以及国家电网与多数汽车制造商之间在技术规格上的相互冲突使电动汽车的拥有者面临不便处境。

第五,中央政府混乱和摇摆的政策信号使产业界和市场感到困惑。工业标准和政策确定性及相关技术路线图缺乏,使得中国汽车制造商担忧可能投资于“错误的”不被政府选择的技术。

因此在国外竞争者向前发展时,中国汽车制造商却仍在等待政府出台清晰的政策指引,而不是首先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这也使国内车企偏离市场需求,错过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WorldWatch认为,总体而言,尽管目标宏大、政府支持力度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未来仍不明朗,政府还需要灵活地协调市场力量和政策激励之间的关系。

电动汽车有哪些固有的不足之处

【中国电动车网】很多人都认为电动汽车是汽车的未来,但是这种想法可能太乐观了,要成就电动汽车的未来还面临着许多困难,电动汽车固有的不足之处可能就是其中一个拦路虎,那么电动汽车到底有哪些固有的不足之处呢,下面我们就来作一下详细说明。

电动汽车是一种集合了机械技术,电路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这导致了它的一些固有不足,其中有三点比较突出,它们分别是过度依赖电能、电路线路复杂、维修麻烦,这些不足想要消除比较困难,只能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回避或降低不利影响。

首先电动汽车的一个不足之处是过度依赖电能。谁都知道当前电能紧缺,拉闸限电几乎在全国各地都上演过,那么如果电动汽车大规模使用以后,电能短缺的情形不是变得更严重了吗,电动汽车又不像

2

***

混合动力车一样,没电了还可以使用汽油,到时应该怎么办呢。过度依赖电能的这个不足之处,除非电能来源得到有效解决,否则还真没什么好办法去降低它的不利影响,未来会不会出现拉闸限汽车的情况实在很难说。

其次电动汽车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电路线路复杂。电动汽车要做到新能源概念里的节能与环保就要对各类用电设备进行精心设计,要布置大量的线路,可能会在车身内四处隐藏着各种线路,这些线路一个方面有可能会出现电磁泄露,另一方面可能会受到各种电磁环境的影响,试想一下高铁都有可能因为打雷而出现问题,一个电动汽车又怎么可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呢?这些复杂的线路要怎么安排,要怎么不带来麻烦,需要很用心地去研究。

最后电动汽车还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它的维修很麻烦。这种汽车已经不是纯粹的机械,也已经不是纯粹的电器,它是一个混血儿,所以现有的维修工可能都不够资格去修理这些车辆,要想胜任这项工作,一定要精通机械又要精通电子电路,这对普能人来说实在太不简单了。将车你修车或许要跑几趟,确定车子到底是机械问题还是电路问题或者同时都有问题,你修一个车可能一个工人完成不了,需要不同的人来干不同的事。

电动汽车虽然是新能源汽车,但是我们不能奉新能源为灵丹妙药,以为它们就没有不足之处,上面所列几点就是电动汽车的固有不足,要怎么做才能让它们不影响车子的正常使用,这还需要专家进行专门的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电动车网”:http://news.ddc.net.cn/newsview_47221.html

消费者对于购买电动汽车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中国电动车网】新能源汽车从出现就有自己的精神理念,那就是节能环保,一方面在技术上大力研究,另一方面在宣传上广泛渗透,但是人们有没有因此而有所改变呢,现在人们对待新能源汽车的态度还有

哪些值得改进之处呢,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一点来作一下分析。

3

***

下面我们将要分析一下当前人们对待新能源汽车的态度都有哪些不足,只有发现不足还能做到改进,我们主要分为以下这么几点来作说明,第一是人们对新技术不热情、第二是人们对环境保护无动于衷、第三是人们习惯于旧事物。

首先要说的是人们对新技术不热情。新能源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只有这种新技术能得到人们的追捧它才能开展得更好,但是我们所见到的实际情况却相当令人担心,人们对新技术似乎并没有那么热情,大家都那么守成,只对成熟稳定的技术感兴趣,比如旧的内燃机汽车就是人们比较有兴趣的,但是新能源技术却没有太多人愿意去了解更不用说研究了,这一方面有这种技术太新还不足成熟的原因,但是人们的态度也是相当重要的。

其次要说的是人们对环境保护无动于衷。虽然新能源技术一直都在宣传环保,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有太大的变化,虽然有一部分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但是要让他们改变却相当困难。现在我们还经常能看到人们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处倒杂物的现象,要说环境保护,很多人确实还是相当不合格,而新能源技术希望人们可以更关注自己的生态环境,做到时刻保护环境,看来这些都还任务而道远啊。

最后要说到人们习惯于旧事物。中国人似乎都特别恋旧,或者这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只要一件东西还能使用,人们一定不会轻易去置办新品,比如以前旧衣服缝缝补补,很多东西修了又修,可以说大家是节俭,但是害怕使用新事物的心理还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不敢使用新事物,新能源汽车又怎么能推广开来呢?

上面我们总结了人们对待新能源汽车的几种态度,在生活中或许这些态度的存在不仅仅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还针对其他很多事物,但是对新能源汽车来说,这几种态度都会成为产业发展的拦虎路,希望大家都能改变一下态度,支持新能源发展,这样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很大的好处啊!

具备电动汽车购买意向的消费者有哪些特点

4

***

【中国电动车网】购买新能源汽车现在并不是人们的主流行为,目前大多数人在选择汽车种类的时候还是偏向于汽油车,而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人是少数,这些少数的分布却呈现着相当的规律性,事际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都有相当的理念相当的财力,所以这些人的分布会有规律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那么乐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群都有哪些分布特点呢,我们认为这些人主要分布在这样的一些社区里:富人区、环保概念比较强的社区、能源较缺的社区,虽然我们将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个区,但是实际上可能这些社区却会是同一个社区,因为这几个概念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既是富人又环保又缺少能源的社区也是有可能存在的。

首先乐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大多会来自于富人区。因为新能源汽车高昂的价格,当前普通的工薪一族就算有国家的补贴也是不大可能支付得起这些巨大的花费的,只有那些拥有相当财富力的人才可能会有这样的财力去购买这类车辆,而这类人通常不会与普通群众混居于一个社区内,他们往往会居住在专为富豪而建设的富人小区里。

其次乐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还会来自于环保观念比较强的社区。虽然说新能源汽车会使大部分工薪一族望而却步,但是往往还是会有这样一部分人,十分重视周边自然环境的好坏,因此他们也愿意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而作出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的选择,就算花大价钱也要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是这类人的想法,所以他们会主动选择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一点都不奇怪。

最后还有一类人比较喜欢购买新能源汽车,那就是生活在能源较缺的社区里的人。这些人可能受够了平时没有相应能量供应的苦头,因此就急切地希望能找到某个可以让他们摆脱这些困境的事物,而新能源汽车以节能而著称,自然就落入了他们的选择列表上。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让他们过上比较正常的生活,因此花多少钱都不能阻挡住他们了。

5

中国电动汽车难以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的原因

***中国电动汽车难以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的原因中国电动车网2013-7-31浏览次70801近日,世界观察研究所(WorldWatch)发文分析了中国电动汽车难以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的原因。WorldWatch指出,首先,由于电池成本导致电动汽车价格偏高,即使中央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qs2n15op16zh7s4eqk6667gj1yjqg01cf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