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考点梳理(21页)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师考试网 www.jsks.cc 国内最大的教师招聘资讯、试题免费分享平台

杜威设计教学法的一般进程:设置问题的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布鲁纳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的一般进程: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几次)→做出结论

瓦?跟舍音的范例教学模式的一般进程: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解释范例的类或属→掌握规律范畴→获得对自我或人类的理解 19、班级授课制的特征:班、课、时 20、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

21、咨询者的直接目标,当然是使学生解除心理困扰,顺利度过当前的危机。

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能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咨询者的帮助。

22、主要咨询方法【识记】

(1)着重调整感情的方法:鼓励表达、 深入共感、 身体放松 (2)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系统脱敏法、行为契约、模仿学习 (3)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4)关于游戏及艺术活动的运用 (5)关于团体咨询 (6)关于环境因素 23、测验的类型:

根据测验目的分: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总结性测验 根据测验内容分:成就测验、学能测验 根据规范程度分:标准化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根据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分:常模参照性测验(选拔性考试,高考,侧重同学间的比较)、标准参照性测验(有一个标准在那里,只有达到标准的才要,关心有没有达标) 24、良好测验的标准是什么

(1)实用性(2)可信度(3)有效性(4)难度(5)区分度 25、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及其含义【识记】

从解释评价结果的标准上考虑,可以分成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群体中进行对比,衡量标准是相对的。

绝对评价要和预定的标准相比较,只要达到了标准,就称为合格。 从评价的功能上分区,可以分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过程中,以改进工作为目的而开展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对活动结果的评价。

26、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法是在工厂法之中

更多教师考试资料,请咨询QQ1027050513

教师考试网 www.jsks.cc 国内最大的教师招聘资讯、试题免费分享平台

27、最初的普及义务法主要是围绕初等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三大主题展开的 28、19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9、教育法律体系的4个层次:教育法—部门教育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

30、学校的2种主题资格: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取得行政上权利与义务时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在取得民事上权利与义务时 31、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行政法律责任

三、简答题

1、教育学创立的标志【识记】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3、教育的发展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 (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特征:<1>教育水平低。<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2)奴隶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1>古代学校的出现。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3>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封建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 <2>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 <3>教育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

更多教师考试资料,请咨询QQ1027050513

教师考试网 www.jsks.cc 国内最大的教师招聘资讯、试题免费分享平台

<4>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

<5>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

(4)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普鲁士,1754年。<2>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3>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4>师生关系民主化。<5>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5)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 <2>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3>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 4、现代教育的特征

(1)公共性:(2)生产性:(3)科学性:(4)未来性:(5)国际性:(6)终身性: 5、学校的公益性特点

(1) 设置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2) 手段: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3) 与政府关系:国家对学校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

(4) 产出:学校向社会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 具体体现:

(1)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2) 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 6、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识记】 (1)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 理

7、学校绩效评估:

(1)按性质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

(2)按形式分:口头评估与书面评估;个别评估与集体评估;直接评估与间接评估 (3)按主体分:上级评估、同级评估、自我评估、下级评估、 (4)按时间分:日常评估、定期评估、不定期评估 (5)按标准分:绝对标准评估与相对标准评估 8、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管理制度(3)学

教学工作管理(3) 教务行政管理(4) 总务公主管

更多教师考试资料,请咨询QQ1027050513

教师考试网 www.jsks.cc 国内最大的教师招聘资讯、试题免费分享平台

校的学籍管理制度(4)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9、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及其教育影响

一、遗传决定论:基督教的“原罪说”、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和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一)基督教的“原罪说”

这是西方中世纪教育史上一种典型的儿童观,它视儿童为生而“有罪”的人,赎罪就是人生的目的,教育就是帮助儿童尽快赎罪的手段。“原罪说”扼杀了儿童活泼的天性、灿烂的童年。在中世纪基督教学校中,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被忽视了,学生被要求严格地按学校内刻板的作息方法进行学习,完全没有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们被迫重复着枯燥的读书、劳动、唱赞美诗等活动,若有违规行为,还要受到体罚。 (二)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

这种儿童观认为,儿童发展的目标及个性的差别,早已由人性的自然素质所决定了。他认为上帝造人是采用了金、银和铁三种不同的材料。金质者最为高贵,他们的发展目标是治学和管理国家,因而他们需要接受最高等级的教育;而银质者,其发展目标是武士,只需接受初等教育就足够了;铁质者的天资最差,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无需接受什么教育。铁质者需要的不是才能的开发,因为他们没有才能的天赋条件,他们只需掌握某种劳动的技能,养成服从的品性就足够了。 (三)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我国古代儿童观是围绕对人性的认识展开的,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认为;孟子主张注重教育内容对儿童的影响;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由于上述观点对善恶的肯定与否定过于绝对化,难以解释现实中人的发展差异复杂多样的事实,韩愈等又提出了性三等论。韩愈认为,“学而愈明”为上等,“可导而上下”的为中等,而下等品性的人,只有用刑罚来控制他们的行为。

遗传决定论使人们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种观点不仅为统治阶级放弃民众教育、实行等级教育制度找到了理论依据,也为个别教育者推卸自己的责任找到了借口。 二、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环境决定论虽然否定遗传生物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但仍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受某种外在于儿童主观控制的某种因果关系的制约。

“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就是环境决定论对人们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环境决定论在肯定了儿童发展的可塑性的同时,也将儿童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牢牢地固定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塑造地位上。

洛克的“教育万能论”,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洛克《教育漫话》—儿童有如一块白板

更多教师考试资料,请咨询QQ1027050513

教师考试网 www.jsks.cc 国内最大的教师招聘资讯、试题免费分享平台

三、辐和论

辐和论,也称之为二因素论。这种儿童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辐和论认为,心理的发展不是单纯地靠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不是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但并非所有肯定这两个因素的学者,都简单地同意“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的判断。

辐和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明显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被确定为教育者必备的知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被视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依据;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加强了对教育内容、方法选择方面的控制,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设计与控制。 10、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11、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识记】

(1) 主观依据,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2) 客观依据

首先,教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其次,教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再次,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过程。

12、我国的教育目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13、人的全面发展的几个功能 德育的功能

(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对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促进功能。 智育的功能

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功能。

(1)从社会的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2)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更多教师考试资料,请咨询QQ1027050513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考点梳理(21页) 

教师考试网www.jsks.cc国内最大的教师招聘资讯、试题免费分享平台杜威设计教学法的一般进程:设置问题的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布鲁纳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的一般进程: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几次)→做出结论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qoox43xzn5136q5shp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