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分析

(第二版)陈庆主编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分析:是指依照政策方案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与其可能产生的多种效果与相关规则,在各种已知备选方案中确定一个最好的政策方案的过程。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与实施效果的研究。

3.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各方在掌握对市场交易具有重要性的信息的量和质上出现了差异。

4.阿罗不可能定理:加总个体意见的方式并非只有多数票原则一种。这样,我们就需要在各种方式之间进行选择,而选择又必然涉与到标准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提出了一套基本上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标准,然后证明了:同时满足这些标准的加总方式是不存在的。 5.市场失灵:市场尽管有着许多其他途径不可以比拟的优势,但市场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解决途径也存在本质性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发生基本上来源于这样一种事实,即:与现实世界中所有事物一样,市场本身也不是完美的。在市场不完美的情况下,市场保证经济效率的上述优势也就或多或少地要打一些折扣。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不完美市场造成效率损失的可能性,市场在促进另一个价值标准----公平----的实现方面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1 / 311 / 31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6.政府失灵:与市场途径类似,政府本身也存在一些潜在的缺陷。这

些缺陷的影响可能使得政府不能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完成其使命,而是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缺陷。通常,我们将这些缺陷的发生统称为政府失灵。

7.志愿失灵:对于第三部门作为解决社会问题途径的缺陷,萨拉蒙从

第三部门作为一个志愿部门的角度将其总结为“志愿失灵”志愿失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与政府途径相比,单纯依靠第三部门一般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物品。②与政府途径不同,第三部门中所提供的志愿性服务在分布上可能具有不平衡性③第三部门中志愿组织很可能会受到其捐助者过多的影响,从而将违背民主原则的家长制作风带入其服务过程中。

8.公共物品:所谓公共物品就是指那些或多或少具有如下面两个特征

的物品(或服务)。即:(a)个人很难拥有排他性的占有和支配该物品的权力。(b)个体对该物品的消费一般并不或者很少会减少其他个体消费该物品(或服务)的可能性。

9.外部效应:指存在于市场之外因此不受市场机制调节的活动或影响。 10.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

或偏差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当社会中一些人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方面表现出焦虑和不满,或提出一定主张,采取一定行为时,就说明发生了社会问题。

11.公共政策客体:是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

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两个方面。

2 / 312 / 31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12.目标群体:就是那种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

员。

13.公共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政策方案只有通过适当的

政策工具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从而达到政策设计的理想状态。它是连接目标和结果的桥梁,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行为的路径和机制。

14.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

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15.政策议程:社会公众要求政府采取行动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

有一小部分被公共决策者所关注,那些被决策者选中或决策者感到必须对之采取行动的要求构成了政策议程。

16.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

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17.正式议程:又称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深

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18.无决策:并非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被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对有些社

会问题,决策者可能觉得没有制定政策予以解决的必要。“无决策制定”是主张改变社会现行利益和特权分配的需求尚未提出以前,就加以抑制,或在这种需求尚未到达政策制定领域以前,就加以阻止的一种方法。

3 / 313 / 31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19.公共决策体制:是决定权力与责任在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

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活动程序。

20.公共政策合法化:经过评估论证最后抉择出的政策方案,并不能立

即付诸实施,它需要按照一定程序给予审查,取得合法化的地位,才能使公共政策在全体社会具有约束力与权威性。

21.公共政策法律化: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把

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位法律

22.政策过程:广义上的公共政策过程,从政策问题的确认开始,一直

到政策评估和政策终止为止。狭义上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是指从确立政策目标到抉择政策方案的过程。

23.政策执行:公共政策经合法化过程后,一经采纳即进入政策执行阶

段,政策执行是将政策理想转化为政策现实,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效益的唯一途径。

24.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即以政策制定为中心的途径或政策制定

者透视的途径。这一研究途径强调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分立性,认为两者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并且假定,政策是由上层规划或制定的,然后,它们被翻译或具体化为各种指示,以便下层的行政官员执行。

25.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这种执行研究并非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

研究政策执行,而是从政策执行运作阶段对于某一特定问题进行互动的多元行动者着手,分析他们如何影响政策目标,如何重新形成公共

4 / 314 / 31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政策,焦点集中于多元行动者追求目标的策略。

26.内部评价:是由政策机构内部的评价者所完成的评价。它可分为由

操作人员自己实施的评价和由专职人员实施的评价。

27.外部评价:是由政策机构外的评价者所完成的评价。它可分为受委

托进行的评价和不受委托进行的评价两种类型。

28.前后对比法:是将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从中测

度公共政策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定量分析法,是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方法。通过大量的参数对比,使人们对公共政策执行前后情况的变化一目了然。

29.公共政策评价:公共政策评价的着眼点应是政策效果。简单地讲,

公共政策评价就是对公共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

30.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

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而且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

31.事实分析:事实,简单地说就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事实分析,就是

对社会的事物,事件,关系与其相互作用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度量与推理。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的,人们往往按照经验的方法,对客观现实进行一定因果关系的描述性研究。

32.价值分析: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客观规律,对不同主体的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的认识结果,集中体现了政府的价值取向,价值分析就是决定某项政策的价值,提供评价性的价值信息

33.规范分析:社会规范是指人们为实现其理想,根据特定的观念制定

5 / 315 / 31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陈庆主编(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2.政策分析:是指依照政策方案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与其可能产生的多种效果与相关规则,在各种已知备选方案中确定一个最好的政策方案的过程。对政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qohp5ijk103ypi6bk157e16g2f50200ot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