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题以某一等高面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运动的原因及风的受力分析。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45.【答案】D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该地位于近地面,PM>PN,且没说明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的风向,所以O点风向存在两种情况。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图中⑥符合该条件;南半球风向往左偏,图中④符合该条件。 故选:D。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的气旋是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的方向辐合;在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本题以某一等高面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运动的原因及风的受力分析。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46.【答案】D

【解析】解:近地面,空气一共受的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所以三者的合力为0,所以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才能使合力为0。 故选:D。

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总是与等压线斜交。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风向为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合力方向,同样原理,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本题以近地面空气运动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风的受力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47.【答案】C

【解析】解: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故F3为气压梯

F1、F2依次为地转偏向力、度力,自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摩擦力。

故选:C。

近地面风受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等压线且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风压关系:北(南)半球风向右(左)偏,与等压线斜交。 本题以北半球等压线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运动的原因及风的受力分析。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48.【答案】A

【解析】解: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又因位于北半球,风向往右偏,所以可以判断①表示的方向正确。 故选:A。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的气旋是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的方向辐合;在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本题以北半球等压线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运动的原因及风的受力分析。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49.【答案】C

【解析】解:若图中甲和乙气压带都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则他们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且在同一半球近地面的气流分别向高低纬流,一定在同一半球的是

第26页,共31页

③④。 故选:C。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1、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高纬极地东风带。

2、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解题关键是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的了解,熟记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的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50.【答案】D

【解析】解:若图示①②③④风带处于同一半球,则甲必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乙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或极地高气压带,则甲、乙之间风带可能是极地东风带或西风带。 故选:D。

地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本题以气压带、风带形成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51.【答案】B

N,且③的纬度高于④,则④是信【解析】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若乙的纬度为30°

风带,选项中与④风带有关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是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形成。 故选:B。

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形成,气候特点:终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分干季和雨季。

本题以气压带、风带形成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52.【答案】D

【解析】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a为东亚的东南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为南亚的西南风,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故选:D。 东亚地区,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上形成高压,所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冬季亚欧大陆形成高压,太平洋上形成低压,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而南亚地区,因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所以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当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时,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本题以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53.【答案】C

【解析】解:A、图中a是东亚的夏季风东南季风,形成高温多雨的天气,故与题意不符;

第27页,共31页

B、b是南亚的夏季风,来自于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受其影响,会形成高温多雨的天气,故与题意不符;

C、a是来自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温暖湿润,我国东部地区受夏季风控制,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故正确;

D、冬季,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出来的强冷气流使得我国有些地区急剧降温,出现寒潮天气图中是夏季,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C。

影响东亚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我国深受东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南亚的夏季风是西南季风,它是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改为向右偏转而成的。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温暖湿润的。冬季,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出来的强冷气流,使得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急剧降温,出现寒潮天气。

本题考查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性质以及对气候的影响,属基础知识题,难度较低。解题时根据地图上的风向和所学知识来分析即可。 54.【答案】D

【解析】解:据甲图可知,此时的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

N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盛行东北赤道低气压带已经南移越过赤道,所以图中0°~20°

风,AB错; 20°N~3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C错;

N~40°N受西风带的影响,盛行西南风,D错。 而30°

故选:D。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偏,冬季南偏。读图分析,甲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南偏越过赤道,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也偏南,故甲地代表的是冬季;乙图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北偏,故乙地代表的是夏季。

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55.【答案】B

【解析】解:读图,甲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表示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乙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表示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 故选:B。

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56.【答案】B

【解析】解:据图可知,甲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全年高温少雨,故为热带沙漠气候。 故选:B。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判读方法主要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典型的地理事物。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气候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57.【答案】A

第28页,共31页

【解析】解:读图可知,甲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应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应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丙地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故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甲、乙、丙。 故选:A。

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由于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从而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有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和气候。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58.【答案】D

【解析】解;根据材料可知,甲、乙、丙三站最高温出现在12、1、2月,位于南半球;7月份的气温最低,基本上在15°C以上,因此判断为南半球的热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图中降水分为干湿两季,可判断该气候类型的特点为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因此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故选:D。

气候类型判断的三步骤:1、判断南北半球:6、7、8月温度最高--北半球;12、1、2

C,为热温度最高-南半球。2、以温定带(主要看最低气温) --全年最低气温高于15°

C之间,为亚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C,为温带; 全年带; 全年最低气温在0-15°

C左右,为寒带。3、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况)--按降水类型最高气温在0°

划分,有四类--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年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气候类型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59.【答案】A

【解析】解:乙丙两地全年高温,并且三地纬度差异不大,故三地都位于赤道附近,降水来自于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故选:A。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类型的判读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典型地理事物判读。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气候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60.【答案】A

【解析】解:三地纬度相当,故海拔越高的地区,气温越低,据图可知,甲地气温最低,故海拔最高。 故选:A。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下垫面因素和大气逆辐射。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气候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答案】向斜 背斜 断层 山地 谷地 乙 背斜顶部被侵蚀 向斜底部不易被侵蚀 冲61.

第29页,共31页

积扇 流水沉积

【解析】解:(1)根据岩层的弯曲分析,甲的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构造。乙的岩层向上弯曲,是背斜构造;丙两侧岩层发生断裂并有明显位移,是断层构造。

(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地地势较高,形成的是山岭;乙地地势较低,是谷地;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

(3)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裂力的影响,容易被被侵蚀,从而形成谷地;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力的作用,岩层变得更加结实,不易受到外力的侵蚀,所以保留了下来,形成相对的高地,成山。

(4)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丁地地貌是冲积扇,主要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故答案为:

(1)向斜;背斜;断层。 (2)山地;谷地;乙处。

(3)背斜顶部被侵蚀; 向斜底部不易被侵蚀。 (4)冲积扇;流水沉积。

(1)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 (2)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背斜岩层的走向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存地下水,便于施工和行驶。

(3)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和化学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4)冲积扇是河流从出山口流出,进入平缓(平坦)地区; 流速骤降,使泥沙(碎屑物)堆积下来,形成自出山口向外辐散的扇形堆积地形。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所以冲积扇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本题以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构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60°间的62.【答案】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 温带海洋性 终年受西风控制 南北纬40°

大陆西岸 地中海 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交替控制 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解:(1)读图,根据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甲气压带位于北半球北纬30°附近,北部是西风带,南部是东北信风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甲气压带移动

-40°到北纬30°之间,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此时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北移,

为北半球夏季;

-60°(2)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⑤位于北纬40°之间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

候,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的气流,温和多雨。 (3)读图可知,气候类型④为地中海气候;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4)读图,图中⑥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亚欧大陆上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非常显著,使得亚欧大陆东岸地区冬夏季盛行不同的风向,从而形成了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

(1)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

第30页,共31页

(2)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南北纬40°~60°间的大陆西岸。 (3)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交替控制;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 (4)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全球共七个气压带,即赤道地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其中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位置在南北纬30°附近;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湿润气团的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间,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3)在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该气候在地中海地区分布最为典型,因此称为地中海气候。 (4)在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一年中盛行风向有显著改变,受冬夏季不同性质、风向的季风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等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要从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获取有关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第31页,共31页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本题以某一等高面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运动的原因及风的受力分析。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45.【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该地位于近地面,PM>PN,且没说明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的风向,所以O点风向存在两种情况。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图中⑥符合该条件;南半球风向往左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qjn27eazi6j6mw9sjhs44p5c1cp9m00dw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