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卷:NaOH变质的探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假设____不正确 (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_____________ 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 猜想II正确 ______________ (3)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

(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答案】 2KOH+CO2=K2CO3+H2O I 产生沉淀 变红 钾肥

【解析】【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2KOH+CO2=K2CO3+H2O。②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猜想假设】假设I:只含KOH;假设II:含KOH和K2CO3;假设III:只含K2CO3。【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假设I不正确,氢氧化钾与稀盐酸不会生成气体。 (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产生沉淀 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 CaCl2溶液与碳酸猜想II正确,钾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使无色(3)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 变红 的酚酞试液变红。

【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的用途是钾肥。

13.(2017·广西)过氧化钠是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之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16

氧气,因此可用于航空航天或潜水艇中作供氧剂。某学习小组对过氧化钠的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2Na2O2+2CO2=== 2Na2CO3+O2,2Na2O2+2H2O=== 4NaOH+O2↑。 结合下列装置回答: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2CO3和NaOH。 猜想四:Na2CO3、NaOH和Na2O2。

【实验验证】实验一:小明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________。 证明猜想四错误。

实验二:小刚同学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滤液变红。证明猜想________成立。

【反思交流】①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的最佳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①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实验二中加入的过量氯化钙溶液换成氢氧化钙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

17

②在盛有氯化铵(NH4Cl)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过氧化钠(Na2O2)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Cl2+Na2CO3=CaCO3↓+ 2NaCl 三 除去氯化氢气体 导管中的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错误 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且氢氧化钙过量,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滤液变红,无法确定溶液中碱性物质是来自固体中氢氧化钠还是生成氢氧化钠还是过量的氢氧化钙,从而无法确定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氧气和氨气

【解析】本题考查了主要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的检验,先用中性盐溶液检验碳酸钠并完全除去碳酸钠,再检验氢氧化钠。

【实验验证】实验一:过氧化钠(Na2O2)能与H2O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过氧化钠(Na2O2)。;

实验二:向其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CaCl2+ Na2CO3=Ca CO3↓+ 2NaCl;、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液体变为红色,说明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证明猜想三成立;

【反思交流】① NaHCO3能与HCl反应,不能与CO2反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

②导管中一开始放出的气体有玻璃管中的空气,等空气排出后,收集到的气体才较纯,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的最佳时刻是导管中的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拓展延伸】①如果将氯化钙溶液换成氢氧化钙溶液,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且氢氧化钙过量,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滤液变红,无法确定溶液中碱性物质是来自固体中氢氧化钠还是生成氢氧化钠还是过量的氢氧化钙,从而无法确定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②过氧化钠(Na2O2)能与H2O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氯化钠和水和氨气,所以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和氨气。

14.(2019·河南模拟)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可作为潜水艇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水能分别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为了探究Na2O2在潜水艇中反应后的物质,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

18

的模拟实验。请回答:

(1)检验C中是否盛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

(2)取少量反应后干燥管中的固体样品配制成溶液没有气体产生。

①取一定量(2)中溶液先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过滤、测得滤液的pH>7,操作方法是_____,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_色。

②写出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另取一定量(2)中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请解释开始滴加稀盐酸时没有产生气体的原因_____。 ②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

【答案】在C装置的导管口处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满了 Na2CO3+BaCl2=BaCO3↓+2NaCl 取滤液少许 红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 10.6g

【解析】(1)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检验C中是否盛满氧气的方法是:在C装置的导管口处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满了。故填:在C装置的导管口处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满了;

(2)①取一定量(2)中溶液先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是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过滤、测得滤液的pH>7,操作方法是:取滤液少许,

19

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了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填:①Na2CO3+BaCl2=BaCO3↓+2NaCl,取滤液少许,红;

②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故填: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3)①开始滴加稀盐酸时没有产生气体的原因是: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 ②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x44 4.4g106x? 解得:x=10.6g 444.4g故填:①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②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20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卷:NaOH变质的探究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假设____不正确(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_____________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猜想II正确______________(3)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qgqu82o1m5ap1c1kzfj507xn0uyq600qi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