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 (注意:这次 增加了一个论述题,考试时还是考两个论述)
一、 判断
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包括原著中的原话。
看看以下两文(当然,其他所学章节也要看一看):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内容以及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异化的思想
二、原著名句
1、历史进程是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的。——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3、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三、简答
1、简述费尔巴哈停留在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
2、怎样理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书名? 3、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怎样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 四、论述
1、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幻想改良道路的哲学表述? 2、结合本课程的学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3、在被马克思尖锐批判过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而在依据其理论建党建国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却被不少人认为“已经过时”。针对当前人们对马克思及其思想的种种误解,结合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注:2与3题主要内容大致相当,但文字表述会有所不同,在这个细节处可以考察答题者的思维的缜密性和文字表达能力,大家自己体会。当然,如果考试的话,只会选择其中之一)
4、西方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异化现象进行了怎样的批判与反思?他们的批判与反思对我国当下的文化建设有何启示?
5、论述马克思是如何从黑格尔哲学出发、通过费尔巴哈这个中间环节建立
起自己的新哲学的。 (此次增加此题。因为上次漏掉了此题)
一、 判断正误
二、原著名句
1、历史进程是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的。 这句话说明社会历史发展是有客观规律性的。 物质世界是一个无限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也存在于人类社会。
(1)社会历史虽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的结果,但人的目的和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都要受到社会存在及其规律的制约。
(2)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有预期的,但它实际产生的结果却不是或至少不全是预期的。(2分)
(3)尽管人们在进行着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社会的发展往往是历史合力的结果。(2分)
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概括。 这一论断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社会性。 人的本质不是其自然存在中生而就有的东西,而是后天形成的社会属性。 (2)整体性。 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个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要认识人的本质,就不能孤立地、片面地从某一种个别的社会关系中,而必须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中去把握。
(3)历史性。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但它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也就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
3、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这句话说明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质和真实意义就在于它有力地批判了那种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世界观。
(1)人的思维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也就是说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没有所谓的绝对真理,这就结束了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在黑格尔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认识也处在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终极真理。
(2)人的行动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性质,就是说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是无限发展的,没有绝对不变的状态,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制度,这就结束了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按照黑格尔的辩证发展思想,历史是人类实践行动的结果,历史发展决不会出现最终的理想状态。
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句话说明的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要求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在于主观见之于客观,因而能够把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加以比较。
(2)实践标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绝对性指一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拿到实践面前、并通过实践的检验,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同时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任何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相对性是指: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因此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继续予以检验。
三、简答题
1、简述费尔巴哈停留在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
费尔巴哈为什么“不能找到由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往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社会实践,这也是费尔巴哈始终陷入唯心史观的原因。
(1)认识根源。 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的作用,不能从实践出发去研究人和社会。虽然他把自然界和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由于他不懂得实践,所以自然界和人只能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实践的对象,因此便决定了他势必离开实践活动来观察人和社会现象,无法把人当作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的社会的人,无法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从而陷入唯心史观的抽象王国 。
(2)社会根源。 费尔巴哈不能从实践的角度研究和审视人,始终认识不到实践的意义和地位,原因就在于他长期脱离社会实践,没有置身于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中,一生在穷乡僻壤中过着孤陋寡闻的生活,因而无法正确认识和接受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无法检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
2、如何理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书名?
(1)从时间上看,德国古典哲学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资产阶级的哲学; 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从其地位看,它是自古希腊以来两千多年来西方哲学发展的总汇,是近代欧洲各国反封建哲学发展的顶峰。 其进步性表现在高扬人类理性的旗帜,向宗教神学进攻,表达了资产阶级争取自由的愿望; 其局限性表现在除了费尔巴哈外都是唯心主义;从政治上看是德国资产阶级想革命又害怕革命,用迂腐、晦涩的言辞表达自由革命的愿望。
(2)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存在着特殊关系。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以费尔巴哈为标志。这是由于他在哲学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费尔巴哈冲破唯心主义在德国的长期统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把德国古典哲学从混沌迷离的唯心主义迷雾中解放出来,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瓦解了德国古典哲学,导致了其崩溃和终结。 同时费尔巴哈哲学还是黑格尔哲学产生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马克思早年曾经是黑格尔主义者,在其思想的转变中,费尔巴哈起了很大作用。
3、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怎样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概括。 这一论断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社会性。 人的本质不是其自然存在中生而就有的东西,而是后天形成的社会属性。(1分)
(2)整体性。 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个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要认识人的本质,就不能孤立地、片面地从某一种个别的社会关系中,而必须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中去把握。
(3)历史性。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但它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也就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是资产阶级幻想改良道路的哲学表述? 马克思主张哲学革命是政治变革的先导。时代精神是指每一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客观要
求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形成的一定的社会心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观点和理论。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1)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社会的产物,是德国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意识形态,是进步的德国资产阶级反对落后的封建贵族斗争的反映,是当时德国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德国资产阶级进步的社会意识形态。
(2)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特别是黑格尔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正是德国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时代。德国封建割据的局面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法国大革命给德国资产阶级带来了新的希望,这时候的他们具有革命性的一面。
(3)正在形成的德国资产阶级是妥协的、保守的、软弱的。
德国资产阶级想革命又害怕革命,寄希望于开明君主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来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先天不足,政治上经济上都很软弱,未能形成一支足以和封建势力相抗衡的力量,不敢用革命手段来解决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而德国无产阶级的斗争又使他们感到害怕,因此他们一方面反对封建制度,希望建立资产阶级王国,另一方面又感到自己力量不足,又不敢和无产阶级联合,只能寄希望于封建贵族,希望在王权的保护下发展资本主义。
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映,黑格尔哲学不能不反映德国资产阶级的这一矛盾性格,即一方面要论证现状的必然要改变,另一方面又要支持现存的国家制度。因此,黑格尔哲学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幻想改良道路的哲学表述。
2、结合本课程的学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一切最优秀的成果,而且认为自然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阅读马克思的著作也可发现他引用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就连西方学者也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恩格斯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是一种方法。邓小平说过,\不能要求马克思预见到其死后一百年的事情\。所以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方法。 (3)、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里,已经树立了一个至今仍然具有重大意义的研读方式。在这段短短的引文里,马克思两次说到《宣言》里有的论述“过时”了,某些地方因为历史的局限性而“不完全”,而谈到《宣言》的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时,更是强调要“随时随地”地以历史条件为转移。 (4)、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学说,这是马克思的独到之处。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我们也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能教条主义地、不顾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生搬硬套;还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理论的真理性,如果仅仅是盲从,也难以摆脱错误的思路。
西方以往的很多哲学家都奢望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绝对真理体系,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矛盾,事实证明,这是办不到的。把辩证法奠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用发展的观点观察自然和社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学说,这是马克思哲学学派的独到之处,是以往的哲学家们无法与之相比拟的。
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而是开放的体系,它要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成果的积累,不断地充实自己学说的内容,也部分地修正被实践检验证明是错误的东西。恰恰是马克思学说的辩证性质,使它永保生机和活力。 (5)、对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制约性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始终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然具有的局限性,意识到他们在获得知识时所处的环境对这些知识的制约性。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们不愿做囿于历史条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愿对未来社会作过细的描述。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历史人物,都回答了特定的
历史课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同样,任何历史人物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既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本题可以大体上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言之有理,证之有据,即可。) 4、试述西方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异化现象进行了怎样的批判与反思?他们的批判与反思对我国当下的文化建设有何启示? 西方学者结合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着力在文化层面上进行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日常生活批判等,对当代资本主义异化现象进行了全面批判,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普遍性,说明了其社会的病态性质。
其中,西方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以大众文化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异化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们认为:
在资本主义技术世界中,文化与大众传媒相结合,与消费主义相妥协,成为消解人的主体性和个性,替资本主义现状辩护的意识形态,成为统治和奴役的工具。文化成为大众文化。
所谓大众文化,是借助于大众传媒而流行于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和哲学等各方面,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提出的所谓“文化工业”,意指凭借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
这种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在于:排除了文化、艺术的独立自主性,文化成为商品。扼杀了文化本身所应具有的个性和创造性,文化成为一种工业,技术化和标准化。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具有影响性、操作性、强制性,消除了文化原有的批判和否定的向度,堕落为替现实和统治维护的意识形态工具。 “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商业与娱乐活动原本的密切关系,就表明了娱乐活动本身的意义,即为社会进行辩护。欢乐意味着满意……享乐意味着全身心的放松,头脑中什么也不想,忘记了一切痛苦和忧伤。这种享乐是以无能为力为基础的。”
在消费了大众文化的快餐后,人们获得的是欣赏趣味的降低,超越性价值的剥夺,敏感性的削弱,个人的自由选择能力的放逐,被动机械的反应特征的培育,批判和否定能力的削平,在平庸的文化作品的催眠和灌输下,逐步习惯了对现实采取顺从和非批判的态度。 他们的批判与反思对我国当下的文化建设的启示:
应该尊重文化、艺术的独立性、自主性 ,张扬文化本身的个性和创新性 ,维护文
化原有的批判和否定的向度, 尊重创作者的主体性 。(本题可以大体上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
5、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从黑格尔哲学出发,通过费尔巴哈这个中间环节,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新的哲学的。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克服了黑格尔哲学中唯心主义的糟粕;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克服了费尔巴哈哲学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和自然观上的形而上学,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黑格尔哲学虽然有十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由于受其唯心主义保守思想的影响而不能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改造为唯物主义辩证法。 黑格尔的合理内核是其革命的辩证法,即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看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的思想,但从本质上讲都是绝对精神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马恩队黑格尔哲学改造的实质就在于将黑格尔的概念的辩证法改造成为关于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反映。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黑格尔不彻底的辩证法改造为彻底的辩证的辩证法,将辩证法贯彻到了包括认识和历史在内的一切领域。 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革命性
的改造,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基本思想: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是处在永恒和无限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的人的思想,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也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2)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传统,创立了一种彻底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包括: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唯一真实的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人的东西;意识和思维不论看起来多么抽象和超感觉,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马恩在吸收费尔巴哈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剔除了其形而上学性、机械性,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并把唯物史观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学派,与以往任何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改造为唯物主义辩证法,把黑格尔不彻底的具有形而上学性的辩证法改造为彻底的辩证法;同时又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克服了费尔巴哈哲学自然观上的形而上学性和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性质,从而创立了一个真正完整、科学、彻底的学派——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