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以山岳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基 本形态特征。 3.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二、知识结构: 三、内容分析
1.对“褶皱和断层”的形成内容的处理。褶皱和断层都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而地壳运动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陌生和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板块的运动情况以及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最好是借助多媒体把褶皱和断层形成的过程用动画演示出来,同时要提出观察的要求:①岩层受什么力的作用?②岩层发生了什么变化?③岩层最终的形态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够较好地理解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并能总结出两者的特征,并把两者作对比,为以后在实际当中区分褶皱山和断块山打下基础。
2.对“背斜与向斜”的内容处理。背斜与向斜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要求学生能根据两者的特征来区分二者,而特征的讲授要落实到图上,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建议背斜与向斜的特征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老师最好以图表的形式作总结,其中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去判断岩层的新老的方法。
3.对“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内容处理。背斜向上拱起发育成山岭,向斜向下弯曲发育成谷地,学生比较好理解;而背斜发育成山岭,向斜发育成故地,学生较难理解。建议做一个模拟小实验:让学生带一块条形的橡皮擦,挤压橡皮擦做出背斜与向斜的形态,并分别观察橡皮擦被做成背斜与向斜时弯曲部分表面有何变化,并思考:该变化对地貌形成有何影响?通过该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变得破碎易被侵蚀成为谷地,而向斜轴部因受挤压力作用变得坚固不易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老师据此总结:只受内力作用的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受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北斜成谷,向斜成山。 四、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准的要求,《山岳的形成》这一节课是作为分析认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一个案例,目的是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白到内力作用是如何改变地表形态的,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 1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这一课的内容不算多,学生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也不多,但是山岳的形成涉及到地壳的运动,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该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①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平台有机地结合起来,整节课是以多媒体为住,但其中辅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②把多种教学用具(动画、图片和模型等)协调地运用到教学中,而不显得重复。例如:在讲授褶皱和断层的形成时,既有动画演示,也有利用书本来作演示的原始方法;还有就是利用图片和模型来讲授褶皱和断层的形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③开展小组学习,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及时的评价鼓励。④讲练结合,当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以后立刻进行课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经过40分钟的授课,基本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改进:①学生回答问题时若表达不是很准确就要及时地指出和更正并作评价和鼓励,在这个方面我还有待提高,如:我让学生观看褶皱形成的视频,然后学生归纳出褶皱的形成过程和概念,学生的回答不是很完整,我未能很好地给予纠正,并回归到课本中。②课堂上有较多学生小组活动时,要很好地控制好讨论时间;设计问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并且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引导,否则学生的头绪会比较混乱,思维过于发散。例如:我让学生读图找出背斜与向斜的不同点。开始时,我没有给学生指明讨论的出发点和思路,结果学生的思维过于发散,不知道从何谈起,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浪费了时间,然后我指明是从岩层的弯曲形态和岩层的新老关系两个方面来考虑时,学生很快就能讨论出正确的结果来,由此可见讨论问题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③课堂结束前一定要把该节课的内容小结,并指出重点内容。例如:我在讲完褶皱山和断块山的相关内容后,没有把内容回归到新课标中:突出褶皱山和断块山都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以致使学生未能很好地认识到本节课只是一个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案例。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该节区地理公开课的反思。总体来讲,该节课上的还是比较好的,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我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更大的进步。 四、教学流程图:
- 2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