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历史沿革PPT制作思路
目录:
1.医院感染的定义(时间、地点、对象) 2.国外医院感染的发展历史 3.国内医院感染的发展历史 具体内容:
一、 国外医院感染发展历史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外医院感染发展的历史主要分为2阶段:即抗生素前时代和抗生素后时代。虽然在有医院感染的那一天起,医院感染就同时存在,但认识到医院感染的问题,并且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却是始于19世纪。
(一)抗生素前时代
19世纪早期,辛普森(J·Y Simpson),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对病人截肢后感染死亡率进行监测,在比较城市大医院(超过300张病床)和私人开业医院截肢死亡率后,发现大医院截肢死亡率较私人开业医院高4倍,他通过截肢死亡率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感染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医院规模越大,发生感染的机会越多。辛普森通过对截肢死亡率的监测发现了医院感染的存在,并且其发病率与医院规模有较大的相关性。(配图,配表)
19世纪中期,现代医院流行病学之父塞麦尔韦斯(IzmzSerm1ei1s)通过对产褥热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医院感染检测方法的基础。时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附属医学院的产科医师塞麦尔韦斯注意到,由医师负责的产科病房产褥热的发生率比助产士负责的病房高9倍,由产科医生和医学生接生的产妇(I部)因产褥热而死亡的死亡率为8.3% ,而由助产士(II部)接生的产妇其死亡率仅为2% 。通过调查,他否定了I部死亡率高是由瘴气、社会经济条件、食物、水、拥挤程度、季节、被服和通风等因素所致的假设,因为两部的情况十分接近。随后他从一位朋友的死亡中得到启发,他朋友在作尸解时因其学生不小心刺破了他的手,继而感染死亡。其尸解结果与产妇死亡的尸解结果相似,故而认为I部死亡率高是由于尸解所致。因I部的医生和医学生作尸解,而II部的助产士不作尸解。因此,他要求I部的医生作尸解后必须用漂白粉认真洗手,直到手上无尸体味为止。通过这个干预措施;I部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见表1。(配图,配表)
塞麦尔韦斯(Ignaz Philipp Semmelweis,1818.7.1-1865.8.13)
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Joseph Lister,1827-1912),首先阐明了细菌与感染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消毒的概念,灭菌技术开始发展。
李斯特(Joseph Lister,1827-1912),英国维多利亚时
代的外科医师、外科消毒法的创始人之一。1867年他发表论文公布了这一成果,不到10年就使手术后死亡率从45 %降到 15 %,挽救了亿万人的生命。在格拉斯哥皇家医院,李斯特主持新外区病房工作。他深为这里出现的术后高死亡率而感到惊恐不安。随后在1865年,李斯特读到了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的一篇论文,认识了疾病细菌学说。这给李斯特提供了关键的思想。如果感染是由细菌造成的,那么防止术后感染的最好办法是在细菌进入暴露的伤口之前就将其消灭。李斯特用石炭酸做灭菌剂,建立了一套新的灭菌法。他不仅在每项手术前认真洗手,而且还确保要使用的器皿和敷料都做彻底的卫生处理。实际上他在一个时期里甚至向手术室空中喷洒石炭酸,结果术后死亡率有了戏剧性的下降。从1861年到1865年期间,男性急诊病房中的术后死亡率为45 %,到1889年减少到 15 %。
(二)抗生素时代 到了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而后青霉素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医院感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抗生素时代。 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8.6 - 1955.3.11),
1928年9月的一天,弗莱明突然发现一只过期的培养皿,这只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的盖子没盖好,空气中的霉菌潜入使培养基发霉了,长出了一团青绿色的霉花。东西发霉这本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人人都见过无数次,实在不足为奇。但有着敏锐观察力的弗莱明却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霉花的周围出现了一圈清澈的环状带,也就是说在霉花周围原先黄色的葡萄球菌神秘地失踪了!这激起了弗莱明的好奇心,他将培养皿拿到显微镜下观察,证实在霉花附近的葡萄球菌确实已经都死掉了。他马上着手对这种霉菌进行研究,证实它的确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即使稀释到1000倍后,仍具有杀菌的能力。1929年6月,弗莱明
将他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在《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在文中,他将青霉菌分泌的这种极具杀菌力的物质起名为“盘尼西林”,即“青霉素”。到了1946年,青霉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
临床,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了感染性疾病,但是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耐药菌的出现。 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的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就是一个典型。当时美国的CDC针对此事开展了专题会议,分析了感染暴发的原因,并且制定了感染暴发的整套措施,有效控制了MRSA的流行,由此CDC也认识到了流行病学方法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1970年美国CDC建立了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NIS),通过监测,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包括医院感染的基准发病率、不同人群、不同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感染的时间特点、医院感染的发病部位、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和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等,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同在此基础上美国CDC在1986年推出了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主要包括成人和儿童ICU的监测、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监测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等。与此同时,美国CDC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的学术交流,出版一系列指南和修订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对医院的医院感染工作给予指导和反馈,以上一些工作经验和方法为其他国家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国内医院感染的发展历史
我国正是学习和借鉴以上先进的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医院感染,起步相对较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胡必杰教授将我国的医院感染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
胡必杰
第一阶段,医院感染起始阶段。1986年,在卫生部医政司的领导下,成立了医院感染监控协调小组,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管理,并成立了由17所医院和8所防疫站组成的医院感染监控系统。1989年成立了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培训基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第二阶段,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探索阶段。1994年成立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即现在的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拟定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同年卫生部出台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它的贯彻标志着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及标准化方向发展。1998年,卫生部委托全国医院感染培训管理基地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的日常工作。当时的湘雅医院主要承担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1.负责医政司院感监控网的日常工作,包括监测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和向有关部门按时上报;进行现患率调查和监测结果的发布。例如《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998_1999年监测资料分析》《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五年工作报告》2.及时向各监测单位进行信息反馈,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每季度编印《医院感染监控信息》,反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资料,介绍先进管理经验,受到卫生部殷大奎副部长的称赞。3.负责各地和医院感染监控网单位医院感染管理动态信息收集;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按有关规定编制和发放“医院感染管理信息”,促进交流。1996到2009年共计发表论文150余篇,部分参加了国际交流。4.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政策提供咨询和依据。(做成表格,更加直观)
第三阶段,医院感染循证控制和科学规范管理阶段。2000年卫生部修订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6年颁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9年卫生部又发布了如《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6项技术标准,我国的医院感染的监测、预防和控制也将更趋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对循证进行解释: 循证,来源于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附上管理规范及技术指南的表格)
2000年修订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