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绪论
1、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2、社会情境因素包括:(1)他人的行为、特征或仅仅在场 (2)认知过程:我们如何解读社会情境 (3)物理环境的影响 (4)文化背景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4、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5、社会心理学的历史:霍兰德(E.P.Hollander,1976) 三阶段说: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或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社会心理学的建立:1908年出版的两本书。
第二章 社会化
1、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概念: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规范,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自然人:又称生物人,一般指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他们对社会一无所知,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只有自然的生理性动机和需要。
社会人:指通过社会化,个体掌握了该社会的道德和文化,学会了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形成了独立的人格,最终成长为社会化的人。
不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就无法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2、社会化的类型 3、性别差异的体现:(1)攻击性 (2)性态度 (3)择偶偏好 4、透视性别差异:(1)两性之间行为上的平均差异并不意味着所有男性(或女性)都是如此。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有时两性间的平均差异远远小于性别内的个体差异。(2)两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意味着个体的行为和技能是不变的。男人和女人都能学会更(不)愿意帮助别人、更(不)具有攻击性。
第三章 社会知觉(一)
—感知并了解他人 1 知觉:对客观事物的整个属性的认识。
2、社会知觉的含义:知觉的特殊形式,它仅仅指与人有关的知觉,即对人的认识、了解,它研究人们如何通过社会交往而对他人的动机、性格、情绪、态度等特征做出判断的复杂过程。
3、社会知觉之对情绪的知觉 :言语线索——直接询问别人 局限性:这种策略经常失败!
非言语线索 (1)面部表情 人类从很小的时候就有六种基本情绪:悲伤、惊讶、高兴、愤怒、厌恶、恐惧 (2)身体语言——姿势、手势和动作 身体语言受文化影响 (3)言语表情
4、 需要铭记的原则:非言语线索能够提供有关他人内部状态的信息,但是它们出现得非常快,而且容易被误解。将非言语线索作为社会知觉线索时要谨慎使用
第三章 社会知觉(二)
1、社会印象 :是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主要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能力、性格、品质等总体特征的反映。 2、印象形成中的知觉偏差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 :指与人交往时最初得到的信息较为深刻、鲜明,对印象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影响。 (2)晕轮效应
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所以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 美的就是好的——外貌的光环效应 (3)自我实现的预言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这种期望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望前进,最终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
启示:
期待、赞美和信任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会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 黄金定律:你想别人如何对你,你就先如何对他。 3、印象管理:人们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左右他人,以期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过程(又称印象整饰)。
4、人们何时会印象管理:(1)当人们知觉到自己正处于“公众的目光”中时,更可能会管理自我的形象。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我们总是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过高地估计了别人对自己外表或行为的关注。(2)在下列社会情境因素下,我们更可能进行印象管理:观察者对我们能否达成目标拥有决定权;这些目标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认为观察者对我们的印象与我们想表现给他们的印象不一样。
5、印象管理的策略:自我提升——努力提高自己对别人的吸引力;逢迎他人——通过各种方式让目标对象感觉良好。
第四章 社会态度
一、态度的概念: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
态度的ABC模型 1、态度的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信念和看
法,包括了解的事实、掌握的知识以及持有的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
3、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的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反应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二、态度的形成:1、经典性条件作用:联结学习 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过程,我们会变得喜欢或者讨厌某些新的事物或事件,仅仅是因为它们与某些我们已经喜欢或讨厌的事物或事件联结在了一起, 原理:条件反应 2、操作性条件作用:对“正确”看法的奖励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下,人们会通过奖励和惩罚来习得某种态度。建立行为或态度的方法——操作性条件作用 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3、观察学习:模仿他人的态度
三、态度的测量 (一)直接测量 1、李克特量表 2、语义差异量表 (二)间接测量 1、投射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 3、 生理反应测量(测谎仪)
第五章 偏见
多数人只看到他人身上的偏见,却不知道自己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 一、偏见的含义:是指对某一特定群体成员的敌对或负面态度,仅仅因为他们属于某个群体。其本质是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而这种判断是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依据形成的。(1)刻板印象:也称类属思维,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某个团体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适应世界的方式 刻板印象是我们简化世界的一种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最省力的规则”。 刻板印象让我们简化了认知过程,迅速获得关于特定对象的概念、形成印象,便于适应环境。刻板印象的消极作用:过度简化某个群体的特性,忽略各成员的异质性和个体差异性。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 (2)歧视:是指由不正确的刻板印象所导致的对特定群体的成员的不公平、负面的或者伤害性的行为,。
二、偏见的起因:
(一)社会认同理论:我们的群体要比他人更优越
(二)群体冲突理论:主张,资源的有限性会导致群体间发生竞争和冲突,进而导致偏见和歧视的增加。
(三)社会学习论:偏见和刻板印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是人们习得的。儿童从他们的家庭、伙伴、大众传媒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中学会了偏见和刻板印象。 三、偏见的消除
1、社会化——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2、提升受教育水平——人们的偏见更多地来源于无知和狭隘。 3、直接接触 ——对立团体间的直接接触可以减少偏见。 接触假说
第六章 助人行为
一、助人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例如: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助人行为:帮助他人的行为,亦即通过施助者的帮助使受助者受益的行为 a. 利他行为: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b.利己的助人行为:具有个人意图、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发生的助人行为。 二、责任分散与助人决策
(一)紧急助人与责任分散:旁观者效应:目击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小。
(二)助人的决策过程 :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他人之前,要经过5个决策步骤。如果旁观者没有达成这5个步骤的任何一步,都不会有助人行为。第一步:是否注意到突发事件 第二步:对事件紧急程度的认知 众人致误现象 评价忧虑 第三步:社会责任扩散 不清晰责任:担任领导角色的人必须负起责任来 对范跑跑的谴责,最重要的原因 第四步:是否知道如何提供帮助 第五步:是否实施帮助 这一步常常受制于对潜在的消极后果的担忧,而这些担忧又往往是非常现实的。 (三)总结:三个主要影响
责任扩散:由于别的人都知道这个紧急情况,一个人自己得采取行动的责任就减轻了。 从众效应:觉得其他不动的人可能理解这个情形,即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事情并不紧急。 评价焦虑:当着别人的面采取行动的犹豫,除非人们知道帮助或者别的什么行动是合适的。 怎样才能在你遇到麻烦时增加你获得帮助的可能性?(1)明确表达你的需要消除众人致误的影响 2)选一个特定的人求助 克服责任扩散 三、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四、(一)情境因素1.旁观者在场2.榜样的存在 助人的榜样可以引发助人行为 3.自然环境
(二)助人者因素 (1)助人者的性别 (2)助人者的情绪 (3)助人者的归因 :旁观者对求助者所处困境的责任的归因
(三)求助者因素 (1)求助者的性别 (2)求助者的外表吸引力 (3)求助者的人格形象
第七章 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的概念:又称攻击行为,指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的判断:有侵犯动机和意图 外显的行为 指向生命体,伤害身心健康
二、侵犯行为的类型
一)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 言语侵犯 身体侵犯
二)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背社会准则 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三)根据侵犯行为的动机或目的 敌意性侵犯 工具性侵犯 三、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生物学理论 1、本能论 2、神经系统和神经递质(侵犯的生理基础 二) 挫折—侵犯理论 伯克威茨对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挫折导致侵犯是因为消极情感与侵犯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挫折能够引起侵犯行为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如果此时环境中存在攻击线索(如刀、枪),则会增加侵犯发生的可能性
武器效应:情境中与攻击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增强攻击行为的现象。 中国的自杀率有一个全世界独家的特点: 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 不是抑郁症不是分裂症,不是任何长期性的什么症状,就是冲动性的
(三) 社会学习理论 1)通过强化(reinforcement)习得侵犯行为 2)通过观察习得侵犯行为
四、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攻击的社会因素 1、挫折 2、挑衅:由攻击导致的攻击 3、媒体暴力:暴力电视、 暴力色情 1)对性现实的歪曲理解 (2)针对女性的攻击 (二)攻击的情境因素 1、炎热 2、酒精
(三)攻击的个体因素 1、A型行为模式 喜欢竞争;总是匆匆忙忙;特别急躁和好斗 2、自恋
五、控制及减少攻击性行为的途径 1. 社会公平的建立
2. 避免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当个人处于群体中时,出现在其身上的自我约束的弱化和个人身份的丧失 当人们变得去个性化时是不是更易参与自杀怂恿呢?
3. 宣泄 4. 惩罚 5. 移情能力培养 6. 榜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