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7课《一张奇特的脸》公开
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了解陶艺相关知识,了解浮雕式人像的造型艺术,感受不同造型带给人们的美感,体验泥性的特征,感受捏泥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捏、搓、揉,借助工具圧按等不同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张想象中的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波可爱,想象力丰富,思维开阔,动手能力较强。并对玩泥巴充满兴趣,老师在教学中需要以简练易懂的语言,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并示范陶艺制作手法,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更快接受,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完成作品。
3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圧等手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创新完成作品,并用各种方法装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2分钟) 同学们好!准备好了吗?
首先,我们来看这幅图,认识他吗?
对了,他就是孙悟空。大名鼎鼎的美猴王。看来同学们对这个形象是有深刻的印象,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当初叫演员不化妆以真实面孔出演,我们还会有这么深的印象吗?正是这个有点奇怪但又很有特点的脸让我们印象深刻,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16课,一起了解《一张奇特的脸》。(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了解各国奇特的脸(1分钟)
师:在人类几千年的艺术发展历史中,人们用浮雕的形式创造出了各式各样造型奇怪但又极具特点的脸。一起来看,(引导欣赏)埃及法老的金面罩,有为了辟邪吓跑怪物的热贡面具,还有色彩鲜艳丰富的京剧脸谱. (2)探究奇特之处
问:这么多奇特的脸和我们的脸比较到底奇特在那些地方?谁观察到了,告诉我们?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主要有以下几点: 脸型(各种形状) 五官(夸张变形) 表情(丰富多样) 装饰(奇思妙想)
(3)了解创作材料及正确手法
今天我们也要尝试用一种可塑性非常好的材料-----也就是陶泥来做一张奇特的脸,怎样才能做好呢?一起看看。
首先,做陶艺作品首先就是要有正确的手法,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复习一下制作手法。 (4)小组讨论合作方法
除了正确手法还要具备以下几点:大胆的想象,巧妙的装饰,有效的合作。不过这些我相信你们可以自己做的很好非常好。好的作品是要认真构思创作过程,我们今天的作业小组合作来完成,几个人集思广益来讨论研究一下,想做一张什么样的脸,打算用那些物品来装饰,如何分工呢?讨论时间是两分钟。
哪一组先来说说你们的想法,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有没有好的可以借鉴的好点子,组员也可以补充。
三.学生艺术实践。
你们的构思听起都很棒,到底做出来怎么样,我相信你们和我一样迫不及待。来场比赛敢不敢?既然是评比,那就要了解并严格执行比赛规则。请注意!在规定时间内,利用陶泥及手边材料,4人合作完成一张奇特的脸。音乐停,手就停,否则就是犯规。如果那一组讨论声音过大影响到大家听不到音乐,就会被取消继续制作的资格。我很期待惊喜的作品出现,开始吧? 四、展示评价:
教师设置奖项,学生自我评价。
师:看到这么多新颖漂亮的作品,让我一个人评价,压力好大啊!那老师今天请你们自己来当评委,我这里有几个奖项:最奇特造型奖、最创意装饰奖、最开心合作奖、努力加油奖。。这件作品你觉得它能得什么奖! 五、拓展评价
我想问问同学们,这一节课,你收获是什么?
总结:只要保持一颗热爱艺术的心,有敢于创新的思维,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么不管是在画纸上,还是在一块泥巴上都到找到艺术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