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第六章知识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仍然在曲折中获得了发展;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在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国之间的科技竞争也因此空前激烈。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进一步发展,这给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同年6月9日,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正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6月28日,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这“四个如何认识”实际上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的现实依据。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及对党在现阶段以至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的基本纲领、基本任务的新概括,这就非常明确地表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就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内在的逻辑联系。
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关系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