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创业新起点
【名词解释】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新闻背景】
2009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低碳经济”成会议的焦点之一,会议要求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专家表示,中国经济能否走上一条低碳的转型之路是2010年经济关注焦点之一;2009年12月7日,全球超过85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哥本哈根,召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共商保护环境之大计。岛屿正在被海水淹没,沙漠正在扩大,冰盖正在消退……如果不尽快采取积极的保护环境行动,灾难大片电影《2012》所描述的喜马拉雅山脉被海水淹没的可怕景象恐将变为现实。 大众对于
低碳经济概念常识的五种误解 对于低碳经济,有几种误解需要澄清。
误解一:认为低碳经济是贫困的经济,咱们不能搞。
其根据是,最贫穷、最不发达的国家,人们不消费、没车开、交通困难,当然是低碳状态。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都很高,高排放才有高生活质量。
这种误解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在较高人文发展水平情况下也可以是低碳的。以使用零碳的核能为主的法国,人均碳排放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一半;北欧国家绝大部分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丹麦基本上是风电,挪威、瑞典基本上是水电。这些国家碳生产率很高,生活水平也很高。可见,生活质量并不是用碳排放的多少来度量的。发
展低碳经济并不是要走向贫困,而是要在保护环境气候的前提下走向富裕。
误解二:认为一旦搞低碳经济,那么重工业就不能发展了。 中国有的城市一开始对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很有热情,但后来不愿意高调践行,就是因为害怕大型化工、钢铁行业投资受限制。这完全是误解。任何社会都必须要有些相对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来保障经济运行、保障生活质量。要是没有钢铁、水泥、建筑材料,高速公路怎么建?房子怎么建?所以,低碳经济绝对不应该排斥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而应该想办法尽量提高碳效率。
误解三:认为一旦搞低碳经济,就不能开车、住大房子、享受空调了。
其实并非如此。在低碳经济状态下,交通便利、房屋舒适宽敞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欧洲现在有很多零排放建筑,隔热效果非常好,一旦用自然通风、地热把室内温度调控到一个合适的水平,能保持很长时间。交通领域,我们可以开发太阳能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所以搞低碳经济并不一定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相反,生活品质可能还会得到改善和提高。
误解四:搞低碳经济要用先进技术、低碳能源,成本太高,我们做不了。
这听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不对。从长远战略上来看,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今后的竞争不是传统的劳动力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如果我们为减少成本,图当前一点蝇头小利,将来我们的产品、产业甚至整个经济就可能没有竞争力,从而被排斥出世界经济的主流。现在欧洲、美国的很多产品都有“碳标签”,标明该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消费者会有意识地选择低碳产品,如果我们的产品碳含量比较高,别人不买,我们就失去了市场。除此之外,还有环境成本问题。化石能源除了排放二氧化碳,还可能造成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合物、重金属等污染;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的环境负荷就非常低。把长远战略、现实竞争力、环境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发展低碳经济就不
是高成本,而是具有竞争力的低成本。
误解五:认为低碳经济是好东西,但太遥远,我们现在还没到发展低碳经济的水平,以后到了那个水平再说。
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低碳经济是点点滴滴汇集起来的,任何节能、防治污染、环境友善的行为,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我们搞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关闭小火电、小水泥;作为消费者,随手关水龙头、关灯,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用太阳能热水器,这都是在向低碳化迈进。所以低碳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生活、生产、消费中。 低碳经济蕴藏哪些商机
毫无疑问,“低碳经济”即将引领中国或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那么,对于中小创业者而言,低碳经济蕴藏哪些商机呢?
1.代理节能产品。去年底,在杭州举行的2009中国(杭州)国际循环经济产业博览会上,江苏三晟保洁科技公司的展位前吸引了很多参观者,一个轻便的保洁机安静迅速地“吞噬”了地板上的灰尘纸屑,而且不用电、不用水。该公司负责人说这台机器集簸箕、拖把、吸尘器、擦窗器于一体,采用静电原理,发明人用了3年的时间研发,拥有五项专利发明。公司现在寻找全国代理商。
2.低碳项目中介。随着低碳经济热的兴起,大型企业需要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而不少专利持有者苦于无人投资,中小创业者正好可以搭建一座企业与专利持有人之间的桥梁,成立相关中介公司,也能从中获利。
3.其他相关项目有:大的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油电混合汽车、工业电机;小的如节能灯、房屋建筑节能设施、高效节能家电等,不胜枚举,这种宽泛的行业面为中小创业提供了诸多可能。随着人们对石油资源大量耗费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担忧,寻求新的可再生能源以及附属于这些可再生能源的新产品、新工艺成为人们的首选,如果创业者能够瞄准这个需求开发出新产品,创业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在这方面,国内已经有人进行了先行的尝试。例如,有人在内蒙古沙漠地区广种沙柳等沙生植物,然后把平茬后的沙柳用于生物质能发电,达到了治
低碳经济,,创业新起点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