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烧伤中医临床路径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烧伤中医临床路径

一、烧伤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烧伤(水火烫伤 TCD 编码:BWV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烧伤(手烧伤 ICD-10 编码:T23.001,面部烧伤 ICD-10 编 码:T20.002,上肢烧伤 ICD-10 编码:T22-001,下肢烧伤 ICD-10 编码:T24.001,躯 干烧伤 ICD-10 编码:T21.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2-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970 年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制定的中国九分法、三 度四分法与手掌法进行烧伤面积与深度的诊断。

2.烧伤分度 参照 1970 年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制定的三度四分法进行烧伤分度。 Ⅰ度烧伤(红斑型):皮肤伤处红、肿、热、痛,表面干燥,局部感觉过敏,不起 水泡,常有烧灼感。2~3 天后脱痂痊愈,无瘢痕。 Ⅱ度烧伤(水疱型):根据伤及皮肤深度,Ⅱ度烧伤分为浅Ⅱ度烧伤和深Ⅱ度烧伤。 ①浅Ⅱ度烧伤:剧痛,感觉过敏,有水疱,基底呈均匀红色、潮湿,局部肿胀。1~ 2 周愈合,无瘢痕,有色素沉着。

② 深Ⅱ度烧伤:痛觉迟钝,水疱或有或无,揭去表皮,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 潮湿,水肿明显。3~4 周愈合,可遗留少量瘢痕。 Ⅲ度烧伤(焦痂型):痛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 干后皮下筋脉阻塞如树枝状。2~4 周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一般均需植皮才能愈合, 可形成瘢痕和瘢痕挛缩。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烧伤诊疗方案”。 Ⅱ度烧伤临床常见证候: 热毒袭表证

火毒伤津证 热毒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烧伤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烧伤。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烧伤(水火烫伤 TCD 编码:BWV000;手烧伤 ICD-10 编码: T23.001,面部烧伤 ICD-10 编码:T20.002,上肢烧伤 ICD-10 编码:T22-001,下肢烧 伤 ICD-10 编码:T24.001,躯干烧伤 ICD-10 编码:T21.001)的患者。 2.成人烧伤面积<15%、儿童烧伤面积<10%体表面积;烧伤的深度为Ⅱ度。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 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Ⅲ度烧伤;成人烧伤面积≥15%、儿童烧伤面积≥10%体表面积;合并复合伤者, 不进入本路径。

6.孕妇、哺乳期妇女、有过敏病史或过敏体质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D-二聚体 (4)心电图

(5)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液流变学、胸部 X 线片检查、C-反 应蛋白、血培养等。

(八)治疗方法 1.中医外治法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热毒袭表证: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2)火毒伤津证: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3)热毒血瘀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3. 其他疗法

4. 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创面愈合,全身症状基本消失。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面颈部烧伤者,若 24~48 小时出现严重水肿,怀疑合并吸入性损伤时,退出本 路径。

4.创面严重感染,或创面加深必须手术治疗者,退出本路径。 5.合并有基础病变,住院期间病情发作或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费用增加。

6.因患者及家属的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烧伤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烧伤(TCD 编码:BWV000;ICD-10 编码:手烧伤 T23.001,面部烧伤:T20.002, 上肢烧伤:T22-001,下肢烧伤:T24.001,躯干烧伤:T21.0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天

年 月 日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标准住院日:≤21 天 时间 实际住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 1 天) (第 2~3 天) (第 4~7 天)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上级医师查房,判断病情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程度和病情变化,评估治疗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成病情评估及入院诊断 效果、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 □防治并发症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创面愈合情况及预后评估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 需要检查的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项 目,根据检查结果予以□完善辅助检查 相应 处理 □密切观察病情,防治并发 □异常检查结果必须复查 症、必要时监护生命体征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 注意事项 及 □密切观察病情 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烧伤科常规护理 □烧伤科常规护理 □烧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分级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普食 □普食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创面换药 □创面换药 □创面换药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继续完善入院检查,复查 □中药局部浸泡疗法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异常检查 □其他疗法 □肝功能、肾功能 □复查异常检查 □凝血常规+D-2 聚体 □心电图 □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胸部 X 线检查(必要时) □清创术 □护理常规 □执行入院各项检查护理工 □配合治疗 □分级护理 作 □生活和心理护理 □根据医嘱配合治疗 □制定规范的诊疗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适当功能锻炼 □制定规范的诊疗护理措施 □指导陪护工作 □指导陪护工作 □入院健康宣教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介绍入院各项检查前注□指导患者适当的功能锻炼 意 事项,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 □生活和心理护理 查 □完成护理记录 病情 □无 □有,原因: 变异 1. 记录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烧伤中医临床路径

烧伤中医临床路径一、烧伤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烧伤(水火烫伤TCD编码:BWV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烧伤(手烧伤ICD-10编码:T23.001,面部烧伤ICD-10编码:T20.002,上肢烧伤ICD-10编码:T22-001,下肢烧伤ICD-10编码:T24.001,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prrs0dd9m3cwgi893aj3uh255c6oi00c7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