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含解析:
化学实验基础——突破实验选择题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4.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 5.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评价“操作—现象—结论”和评价实验装置等实验评价。
■
真
题
引
领
——
感
悟
高
考
真
题·········································
1.(2019·全国卷Ⅱ)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A B C 实验操作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 A [乙烯中含有双键,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静置后溶液不分层,A不匹配;镁条与点燃
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所以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B匹配;根据反应Na2S2O3+2HCl===2NaCl+S↓+SO2↑+H2O,SO2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是淡黄色沉淀,可使溶液变浑浊,C匹配;根据反应2Fe+Fe===3Fe,可得随Fe逐渐消耗,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后,溶液颜色不变,D匹配。] 2.(2018·全国卷Ⅰ)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3+
3+
2+
A B C D
- 15 -
D [A项装置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项装置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纯化),C项装置用于分离乙酸乙酯,D项装置用于蒸发浓缩或蒸发结晶。只有D项操作在制备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未涉及。]
3.(2018·全国卷Ⅲ)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B [加几滴CuSO4溶液后,Zn与CuSO4反应生成Cu,从而形成无数细小的原电池,加快了生成H2的速率,A不符合题意;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 4.(2018·全国卷Ⅱ)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配制0.400 0 A mol·L的NaOH溶液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制取并纯化氢气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 + 实验过程 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 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C D B [NaOH固体溶解后需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至250 mL 容量瓶中,且需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并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然后定容,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中若观察到FeCl3溶液的黄色逐渐褪去,且溶液变成浅绿色,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能达到实验目的;通过NaOH溶液可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杂质,再经浓硫酸干燥即可得到H2,没有必要经过KMnO4溶液,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NaHSO3溶液与H2O2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实验现象,无法判断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5.(2017·全国卷Ⅱ)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A 实验 向2 mL 0.1 mol·L的FeCl3溶液中加-1现象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结论 还原性: - 15 - 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 溶液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D 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颜色不变 Fe>Fe 2+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石蕊试纸变蓝 CO2具有氧化性 NH4HCO3 显碱性 C 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3+2+Ksp(AgI) 推出相应结论。发生的反应为4Na+CO2=====C+2Na2O,CO2中C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 以CO2有氧化性,B能推出相应结论。发生的反应为NH4HCO3=====NH3↑+H2O+CO2↑,由于NH3与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显碱性,所以石蕊试纸变蓝,C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生成了AgI沉淀,没有生成AgCl沉淀,所以Ksp(AgI) A.除去粗盐溶液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中的不溶物 C.除去CO气体中D.乙酸乙酯的 的CO2气体制备演示实验 D [A.过滤时要求“一贴、二低、三靠”,该实验中玻璃棒悬在漏斗上方,没有靠在三层滤纸上,且漏斗下端长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故不正确。B.加热分解碳酸氢钠时,因为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否则容易炸裂试管,故不正确。C.该装置为洗气装置,导管口应该是长进短出,故不正确。D.由教材中的实验可知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及药品都正确,故正确。] - 15 -
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11化学实验基础__突破实验选择题教案含解析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