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全册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鼓励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尝试表演,体验人物角色.师生共同评价,重点体会在其他人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文彦博世怎样开动脑筋想法的. 4. 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 5. 实践活动.

收集古今中外善于动脑、善于思考而解决问题的事例的有关资料,在班内交流。

课题:遇到难题想办法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从小爱动脑筋,善于思考,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 激发学生爱动脑、善思考得良好品质。

教学难、重点:培养学生爱动脑、勤思考得良好品质。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鼓励学生把自己在平时的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提出来。 二、合作学习

选择难题,自由交流。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难题,在小组内讨论,想出解决的办法。 二、 汇报结果,师生评价。 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选出代表汇报解决难题的办法,由师生评价哪种办法最好。

课 题:语文七色光 五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练习给多音字组词和改写成短句子。 2. 积累关于动脑筋方面的名言警句。

3. 通过知识窗,了解动脑筋的六种方法。

4. 懂得只要肯动脑,善思考,就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难重点:1.练习缩写句子。2.积累名言警句和动脑筋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关于动脑筋的名言警句。知识窗中故事的图片或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1. 练

1)给多音字组词。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答案。. 2)改写句子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问提。 2. 日积月累。

学生先自渎,再集体讨论。 3. 知识窗。

教师总结知识窗内容。 4. 想

1) 看图作文,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2) 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解决问题。 3) 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共同评议。

推选出最好的办法,并说明你是怎么想到的,教育学生懂得: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只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就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反思:

课 题:11一定要争气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童弟周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思想和发愤努力,刻苦钻研的精神。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发愤”、“需要”“资助”、“实验”、“耐心”、“尝试”、“钻研”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耐心”、“钻研”造句。

3.在理解关键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 4.学习本文围绕一个意思,选择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格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领会童弟周是在什么情况下又是怎样勤奋学习的。 2.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 3.准确地理解词语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 1.解题。

课题中的中心词是哪个?怎么理解?

(“争气”是中心词,其义是发愤图强,不甘落后的意思。“一定要”表示争气的决心很大。) 2.简介人物。

童弟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优秀的教育家。

在比利时留学时获得博士学位。他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地战斗在科研第一线。本文介绍了童弟周在青少年时期,刻苦钻研和发愤图强的两件事。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查字典理解词语。

3.了解全文主要内容,概括每小节主要意思。 三、试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

四、默读课文,找出写与童弟周争气的两件事相应的段落。(1—3段写童弟周因家里穷,上中学迟,基础差,但渴望学习、刻苦学习争气的事。4—6段写童弟周到国外留学,为中国人争气的事。)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讲读课文中写童弟周第一次争气的段落。 1.指名读课文,读准儿化音“点儿”。 思考: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部分是按照原因——经过——结果——想法四层意思写的。)

2.文章一开始写童弟周童年的穷苦生活与什么有关系?(童年的穷困生活,使他失去学习的机会。这是他文化基础差的主要原因。)

3.默读第2自然段,说说童弟周为什么要争气?(同时理解“基础”、“考试”、“成绩”、“退学”等词语)

重点理解文中的三个“才”字的意思。

17岁才进中学:这个“才”当“刚刚”讲,说明他上中学很晚。 “平均成绩才45分”:这个“才”当“只有”讲,说明成绩很差。

“经他再三请求,才勉强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这里的“才”当“只好”讲,突出了勉强的程度,反映出他能跟班试读,机会来的不容易。 总之这三个“才”字突出了童弟周上中学时学习基础很差。

4.童弟周是怎样争气的?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出他发愤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抓住“更加”、“发愤”、“又”等词语来体会童弟周是怎样勤奋学习的。) 5.童弟周努力的结果如何呢?(抓住“终于”体会成绩来之不易,是发愤学习的结果。) 6.在成绩面前童弟周是怎么想的?对这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童弟周想的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一要争气,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三要经过努力。这就是童弟周在短暂的时间内赶上别人的原因。) 7.小结。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童弟周在中学时代发愤学习的事。作者紧扣“争气”这个中心,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将争气的原因、经过、结果叙述得非常清楚。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们注意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课文内容。 二、讲读第二次争气的部分。 1.指导自学。

这部分与上一部分的写法相似,在阅读中注意找出这两件事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采用边读、边想、边划的方法。 自学提纲:

(1)这件事写的是为谁争气的事?为什么要争气?(2)他做成功的是项什么实验? (3)童弟周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

3.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帮助理解。

(1)这件事写的是童弟周到国外留学,为中国人争气的事。

当时遇到的困难比在国内读中学时大得多,家穷,国更穷、旧中国贫穷落后没有地位,作为中国人同样被人看不起。

重点理解“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这里的“争气”要比前一个“争气”更加可贵。 (2)这项实验是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的实验,外国教授“做了几年没有成功”的实验。注意体会“不敢尝试”。 (3)抓住“瞧不起”、“决心”、“一遍又一遍”、“不声不响”、“刻苦钻研”、“不怕失败”、“终于成功了”等词语,体会童弟周一定要争气的可贵思想。同时理解“实验”“需要”“耐心”等词语。 4.体会童弟周最后想的一段话。 “我们并不比外国人笨”、“一定能办到”这就是自信心!民族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事业都可以成功。 5.小结。

这一部分内容讲述了童弟周在国外留学时,为中国人争气的事。表现了童弟周强烈的爱国情怀,也说明只要有了为中国人争气的志向,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我们能办到,外国人办不到的事情,我们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 三、总结。

1.课文中有两次讲到“一定要争气”,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 2.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 10 一定要争气

课 题: 12立志造桥 教学时间: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远大理想,并要为了实现理想而脚踏实地去实践,勇于探索,奋发进取。

2.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提出的问题,训练说话能力。 3.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合理的想象,发展想象能力。

4.读准本课的生字和多音字“累”的字音;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锣鼓喧天、披红挂绿、凄惨、盼望、留心、积累、天长日久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地理解“锣鼓喧天”等词语的意思,是教学重点之一,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2.理解课文内容时,重点理解茅以升是怎样立志造桥和实现造桥志向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过一些记叙我国科学家事迹的课文,你们还记得有谁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位科学家的事迹,请同学们打开书,谁来读一读第11课的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提示预习要求,指导学生预习。

1.知道茅以升是怎样成为一个桥梁专家的。

2.读课文,读准“秦淮河”“披红挂绿”“锣鼓喧天”“凄惨”“积累”的字音。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懂得词语的意思。

请同学们按照这三点要求自己学习。(用10分至15分的时间)

三、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朗读,先正音读通顺,再讲讲画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并要求学生说明理解词语的方法。同学们互相补充。着重理解下列词语:

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很多,像山一样像海一样。在课文里是说,秦淮河两岸聚集了很多人来看龙船比赛。

披红挂绿:披挂上红红绿绿的彩绸。为什么事才这样做?喜庆事。把龙船上披红挂绿,说明人们把龙船比赛当做喜庆事一样看待。

锣鼓喧天:先讲清“喧”是声音大。什么声音?锣鼓声;大到什么程度?喧天,是说河两岸的上空,哪儿都是锣鼓声。人们这样做,说明什么?说明来比赛的人和来观看的人都很兴奋,情绪高涨。 盼望:实心实意地期望、等待。课文中是说谁盼望什么?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儿一样,盼望端午节那天看龙船比赛。

不幸:不好的事,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事。课文里指什么事?指桥塌了,好多人掉进了河里。

凄惨:凄,形容悲伤难过;惨,悲惨。合起来是凄凉悲惨的意思。课文里是指什么事凄惨?桥塌人亡的事。

默默地:默,不出声。课文里是说茅以升看着断桥时不出声、有心事,也很难过。 结结实实:很结实,课文里指桥坚固,不会倒塌。 天长日久:时间长,日子久。

积累:一点一点地聚集。累,多的意思。

(以上词语的理解,都要让学生先讲意思,说明理解的方法;再放在课文里理解) 四、读全文,注意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茅以升怎样成为一个桥梁专家的。(第4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第1—3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教师小结:这篇文章先讲茅以升小时候非常喜欢看龙船比赛,再讲有一年赛龙船桥塌了,茅以升立志学会造桥,最后讲他成为建造桥梁的专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自读课文,回忆对第一个思考题的预习;没有预习的同学即时思考。 请几个同学讲讲自己对思考练习两个问题的回答。师生共议。 (一)第一个问题议论要点如下:

1.什么事?要讲清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联系1—3段,知道出事的原因是人多(人山人海),热闹(锣鼓喧天)。

3.茅以升听说出事后怎么样?理解“吃了一惊”“非常难过”“仿佛看见”反映了茅以升对这件事的关心。

4.行动上如何关心这件事?理解“发呆”,联系“默默地看着”想象:当时茅以升会想些什么?(立志造桥)

(二)第二个问题的议论要点如下:

1.第9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读一句说一句的意思。同时理解词语。 2.着重理解以下词语。 从此以后:“此”指什么?“留心”是什么意思?“各式各样”用课文里的话讲。“打量”是观察、看的意思,上下打量是说观察的全面,“收集”是把分散的事物聚拢,凑在一起。细心收集是说把有关桥的资料不遗漏地收集在一起。 3.在逐句理解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这一段哪几句是写茅以升“特别留心”各式各样的桥?(2、3句)

(2)第4句和第2、3句是什么关系?(总结)这一段前4句话以总——分——总的结构讲了茅以升“立志”以后,实实在在做了很大的努力。 (3)这一段的第5句是讲什么?茅以升在立志后是怎样努力的?“终于”说明他成为建造桥梁专家的理想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谁能讲讲是怎样具体做的? 二、整体认识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强化思想教育内容。

1.读全文,谁来归纳一下茅以升是怎样成为桥梁专家的?(从小有志气;立志后努力实干)读课文中一句话来回答。教师讲明,文章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 2.既然第9自然段是主要内容,第1—8段有什么关系? 三、课堂练习。

1.给第9自然段分层。讲讲每层的意思与关系。 2.词语填空。 各种各样各式各样

(1)商店里有( )的商品。

(2)永红交电公司出售( )的自行车。 打量 观察

(1)今天,班主任带来一位新同学介绍给我们。我( )了她一遍,觉得她很健康,像个运动员。

(2)( )事物一定要有顺序,抓特点。 3.读一读,比一比,组成词语。 矛( )分( )旁( ) 茅( )盼( )傍( ) 坐( )到( )黑( ) 座( )倒( )默( ) 4.用词造句。

留心(什么意思?形容做什么?)

钻研(钻研是对学问、技术说的,要注意词语搭配正确)

板书设计:

课 题:快乐读书屋六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 体会小溪的性格特点,学习小溪不怕困难的,勇往直前的精神。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全册详) 

鼓励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尝试表演,体验人物角色.师生共同评价,重点体会在其他人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文彦博世怎样开动脑筋想法的.4.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5.实践活动.收集古今中外善于动脑、善于思考而解决问题的事例的有关资料,在班内交流。课题:遇到难题想办法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plg40n4ku6tck09hlj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