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解(×)
(3)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2-
(4)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3+2H+===H2O+CO2↑(×)
(5)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与饱和纯碱溶液(√) 2.(教材课后习题改编)用适当的方法除杂(括号内为杂质)
物质 Na2CO3(NaHCO3)固体粉末 Na2CO3(NaHCO3)溶液 NaHCO3(Na2CO3)溶液 方法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参考答案 加热 加适量NaOH溶液 通入足量的CO2
3.(思维探究题)请设计实验方案,用50 mL 2 mol·L-1 NaOH溶液和足量的CO2气体,制取5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
参考答案 将50 mL NaOH溶液,等分成两份,一份通入过量的CO2,然后与另一份混合。
[A组 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CO23+2H===CO2↑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23+H2O
-
HCO-3+OH
C.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
-2-
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3+OH===CO3+H2O
试题解析 A项HCO-3不能完全电离,不能拆成离子,错;C项氧原子不守恒,错;D
-2+项忽视了CO23与Ca生成CaCO3沉淀。
参考答案 B
2.(2024·黑龙江鹤岗一中期末)Na2CO3和NaHCO3是常见的两种钠盐,它们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能中和胃酸,对胃壁不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不适合胃溃疡病人
B.NaHCO3能中和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做馒头 C.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D.往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获得NaHCO3沉淀
试题解析 小苏打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胃溃疡病人不能服用小苏打类药物来治疗,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胃部胀气,易造成胃穿孔,A项正确;NaHCO3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得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B项正确;Na2CO3和NaHCO3溶液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C项错误;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所以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得到NaHCO3沉淀,D项正确。 参考答案 C
3.(2024·株洲模拟)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有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 A.分别加入1 mol·L-1的盐酸,看气泡产生的快慢
B.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有无白色浑浊
C.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D.分别配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观察火焰的颜色
试题解析 A项,因K2CO3与盐酸反应分步进行,先生成碳酸氢钾,盐酸过量时才生成气体,故可行;B项,K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故可行;C项,二者与Ba(OH)2溶液反应都产生白色沉淀BaCO3,故不可行;D项,钾的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钠的焰色为黄色,可行。 参考答案 C
【规律方法】
测定纯碱中Na2CO3质量分数的两种方法
气体法 发生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依据CO2的体积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沉淀法 发生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依据BaCO3沉淀的质量,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B组 考试能力过关]
4.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24·江苏化学3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2)(2017·北京理综,8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二氧化碳气体被还原(×) (3)(2016·天津理综,1B)碳酸氢钠药片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4)(2015·全国卷Ⅱ,10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 Na燃烧转移电子为1NA(√)
(5)(2015·全国卷Ⅱ,13A)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
(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8A)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是因为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5.(2016·江苏化学,6)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试题解析 NH4Cl在试管底部分解为NH3和HCl,温度一降低又会生成NH4Cl,无法得到NH3,A错误;通入CO2的导管应长进短出,B错误;CO2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生成NaHCO3沉淀:NH3+NaCl+CO2+H2O ===NaHCO3↓+ NH4Cl,可用过滤方法分离NaHCO3,C正确;加热NaHCO3会分解:2NaHCO3+ H2O,同时装置中烧杯应垫上石棉网加热,D错误。
Na2CO3+CO2↑
参考答案 C
考点四 碱金属元素 (频数:★☆☆ 难度:★☆☆)
名师课堂导语 本考点属于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知识拓展,同时也属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应从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上认识其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另外还应掌握焰色反应在物质鉴别中的应用。
1.从结构角度认识碱金属的相似性、递变性与特殊性 (1)相似性和递变性
原子结构 相似性 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 都具有较强的金属性,最高正价均为+1价 (除Cs外)都呈银白色,密度较小,熔、沸点较低 递变性(由Li→Cs)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金属性逐渐增强 密度逐渐增大(钾反常),熔、沸点逐渐降低 元素性质 单质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还原性逐渐增强,与O2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 ①物理性质:参照钠的物理性质学习Li、K、Cs等。
②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讨论和参照钠的化学性质学习Li、K、Cs等。 (2)特殊性
①碱金属的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②碱金属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但由于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将锂保存在石蜡中。
③一般情况下,碱金属所形成的盐均溶于水,并且在一定温度下,酸式盐比正盐的溶
解度大(但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④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金属Na、K等需立即放回原瓶。 ⑤锂与O2反应与钠不同,只生成Li2O,而不生成Li2O2。 2.牢记两种元素的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现象。 (2)操作步骤
酒精灯蘸取酒精灯用盐酸酒精灯铂丝――→无色――→待测物――→观察火焰颜色――→铂丝――→无色。 灼烧灼烧洗涤灼烧(3)常见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
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1.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是金属元素的性质,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2.用稀盐酸清洗的原因:生成金属氯化物,而金属氯化物在高温时可挥发。
[速查速测]
1.(易混点排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增大,还原性增强(√) (2)从锂到铯都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碱和H2(√)
(3)金属锂常用于制造锂电池,这跟它还原性强、密度小有关(√)
(4)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5)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2.(教材基础知识填空)用“>”或“<”填空: (1)还原性:Li________Na________K。 (2)单质的熔点:Li________Na________K。 (3)碱性:LiOH________NaOH________KOH。 (4)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Li________Na________K。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3.(思维探究题)已知铷是37号元素,质量数是85。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②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 ③它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