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考纲要求与解读: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罗斯福新政: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分析归纳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认识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分析二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 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理解“福利国家”制度的利与弊。

知识体系构建:

空前严重的 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实质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福利国家”的建立及其利与弊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经济结构的新变化:产业机构与就业结构 “新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 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与资本社会化 经营者革命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采集、渔猎经济时代------农耕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

1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经济政策的演变:

1、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 16---18世纪中期

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社会财富观、财富源泉观、强调商业的重要性、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事务。

“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2、工业革命后的机器化大生产时期的资本主义: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推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及政策,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认为自由市场有自动调节的功能,只靠市场调节机制,就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就业,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提出“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主张限制政府的职能,用“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来调节经济活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最好的经济体制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只有管得少,才是管得好”,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焦色。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仍推行以“自由主义”为主的经济政策

(3)罗斯福新政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时期:

20世纪30年代中期-----21世纪初,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初,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责。

2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21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危机和“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在解决“滞胀”失灵,资本主义开始推行“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的经济政策(采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结果。资本主义国家走出“滞胀”,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改革和美国总统里根的经济改革为代表)。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总统克林顿推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即“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性结合”的经济政策,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又反对政府的过度干预。美国经济迅速高涨。

以上所谈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就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一、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史称“大萧条”或“大危机”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相对过剩,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入混乱和瘫痪状态。

资本主义的生产周期是由危机、萧条、复苏、高张四个阶段构成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

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与消费(即供给与需求)

之间的矛盾激化。

股票:是一种面向公众发行的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或企业为吸收投资,发给投资人(即股东)的投资凭证,股东可凭借股票取得股息或红利。

股票价格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要受这家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的制约,而整个股市的行情则必然受国家经济状况的制约。

第一次经济危机:1925年发生在英国。

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1857年,首先在美国发生,然后蔓延到资本主义各国。

最严重的一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3

机,首先是从美国爆发的,然后迅速扩展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最终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影响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原因:

1、根源(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消费(即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激化。 3、具体原因:

(1)分期付款、银行信贷既刺激了超前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又导致了生产的盲目扩大。

(2)过渡的股票投机活动,使得股市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造成经济繁荣的虚假景象,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3)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限制了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必然导致供给大于需求,出现生产相对过剩。

(4)“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纵容。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

1、首先在美国爆发:

(1)开始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股市崩盘,史称“黑色星期四”,从而拉开了经济大危机的序幕。

(2)危机的蔓延:从金融业开始,波及到工业、农业、商业等经济领域。 (3)危机的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锐降、失业剧增、市场萧条、饥民成群。

2、危机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最终成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

原因在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已最终形成,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其经济波动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

1、来势凶猛:突然而猛烈,猝不及防,惊慌失措。

4

2、波及范围广:

一是波及经济领域广,波及金融、工业、农业、商业等各部门;二是波及空间地域广,危及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殃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持续时间长:从1929---1933年,跨五个年头,达四年多之久。

4、破坏性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总额缩减三分之二,失业人数大三千万以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2500亿美元。危机造成的损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要严重。

5、影响深远:对资本主义各国以及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四)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1、严重破坏了生产力和社会资源

2、(局部)经济危机引发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人罢工与农民运动不断,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使得社会动荡不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3、(整体)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一是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纷纷以邻为壑,实行损人利己的自保政策,贸易战、关税战、市场战、价格战等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混凌乱,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二是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罗多,激起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4、面对危机,资本主义各国采取不同对策,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大致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美英法为代表,尤其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在保持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改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取得成功;另一类是以德意日为代表,建立法西斯统治,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使世界日益走向战争。

二、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必要性与可能性)

1、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

5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考纲要求与解读: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罗斯福新政: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分析归纳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认识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二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p79x02m2e6d7jn4l8uv58u602x74s012p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