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定语状语一般顺序:
一.多重定语一般顺序:
①领属、时间、处所②指称、数量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注意:带“的”的放在不带“的”的之前 修改:
1.花园里红色的那几朵美丽的盛开着的玫瑰花被人摘走了。
2.她是正确的顺序 (只填序号)教练。
①一位②篮球③优秀的④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⑤女⑥国家队里的
3.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岚山一中的语文教师。
二.多重状语一般顺序:
①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短语 ④表情感的词或短语 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为了什么—何时—何地—范围—怎样---同谁 修改:
1.许多教师今天上午都同他在会议室里热情的交谈。
2.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研究发现了镭。
三.指出并修改语病
1.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2.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3.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4.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5.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四.高考链接
15.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往往也不同。在有关的词语下红线,使括号内外的句意相吻合。(2分) a.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b.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
16.说话时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参照例句,用“/”标出句中该停顿的地方,使句子的意思与括号里的提示相符(每句只能有一次停顿)。(3分) (例)(这份报告)我写/不好。(不赞成自己写)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没有把握) 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两个人都得说) 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一个人说)
17.有的话如果孤立起来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放在一定的上下文里,就明确了。参照例句,在句前或句后的横线上加些话,使原句的意思变明确。(3分) (例)我要炒肉丝,你把油拿来 。
你要粉蒸肉,我要炒肉丝。
a. ,开刀的是他父亲 b.开刀的是他父亲, . 8.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1)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2)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1)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2)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1)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2)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1)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2)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范围(领属)+数量+动性+形性+名性+中心词 范围(领属)+数量+动性+形性+名性+中心词
一、多重定语的语序定位:
多重定语的语序排列一般是: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离中心词最远;其次是表示中心词“怎么样的”动词、动词性短语;再次是表示中心词“什么样的”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离中心词最近的是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即:范围(领属)+数量+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名词(名词性短语+中心词)。
例如:
1、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
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2、《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描写洋车夫生活的/催人泪下的/长篇/小说。 注意: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有很大的强制性,由远及近层层递加至中心语上。如果排列不好,就会造成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如:
1、德国一位外宾不慎遗失了1500元人民币。
本句主语有歧义。一种意思,外宾不是德国人,事情发生在德国;一种意思,外宾是德国人,事情发生在中国。这是由于“德国”、“一位”两个定语的语序排列不当而产生的歧义。原句应是后一种意思,把“一位”挪到“德国”的前头就不会有歧义了。
2、两位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我校语文老师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本句属于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应把表领属的“我校”移到最前面,将“优秀的”放在“教龄的”之后。
(详细版)多项定语的顺序:
如果中心语前面的定语不止一项,也就是说一个中心语前面有多个定语,这些定语并不是随便叠加在一起的,那么这层层叠加的定语就存在一个排列顺序的问题。关于多项定语的顺序留学生的偏误如:
*那家工厂生产了塑料的优质的很多产品。 *我很喜欢精美的那本我的汉语词典。 *一辆刚买来的我的自行车被偷走了。
多项定语的顺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最基本的规则是限制性定语在描写性定语的前面。例如
姐姐的那条漂亮长裙非常贵。 (领属+性状) *漂亮的姐姐的那条长裙非常贵。 (性状+领属) 那所校园里高大的树木很多。 (处所+性状) *高大的那所校园里树木很多。 (性状+处所)
关于多项定语的顺序,除了上述基本规则外,还有以下几条细则: 如果多个定语都是限制性定语,按照距中心语由远到近的顺序依次是: 领属性定语+表处所或时间的定语+指示代词或数量短语。如: 我在南京的那位同学明天要来北京。(领属+处所+指量) 如果多个定语都是描写性定语,一般来说,它们的顺序是: 主谓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不带“的”的表属性、质料等的形容词、名词。如:
那个个子高高的漂亮的藏族姑娘。 综合起来,多向定语的顺序是:
领属定语+时间处所词语+指量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不带“的”的表质料、属性的形容词、名词。例如:
哥哥的那件新买的羊皮大衣丢了。(领属+指量+动词+质料) 山脚下那条碧玉般清澈的小河是我儿时的天堂。(处所+指量+形容词+不带“的”的形容词)
从逻辑上讲,跟中心语关系越密切的定语就越靠近中心语。但是,有些词语比如量词短语就比较灵活,位置可前可后。例如:
哥哥新买的那件羊皮大衣丢了。(领属+动词+指量+质料)
以上只是对多项定语的顺序作了一个大概的说明。应该说,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由于说话者语言表达的各种需求,情况要远比这复杂得多,需要我们细心地去体会、把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扩展对话的方法来进行。如:
老师:美美,周末你去哪儿了? 学生:我去书店了? 老师:你买了什么? 学生:我买了书。 老师:你买了几本书? 学生:我买了一本书。 老师:你买了一本谁写的书? 学生:我买了一本杨红缨写的书。 老师:你买了一本杨红缨写的什么书? 学生:我买了一本杨红缨写的故事书。 老师:你买了一本杨红缨写的什么故事书? 学生:我买了一本杨红缨写的儿童故事书。 同样再和别的同学进行同样的扩展练习,不再赘述。
多项(多层)状语
1,什么是多项(多层)状语
所谓“多项状语”,是指一个句子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语法意义的状语,这些状语从不同的语法意义上对中心语进行修饰或限制。例如:
所谓“多层状语”,指的完全是同一现象。所不同的只是所谓的“多层”是从层次的角度去考察的结果,指的是一个中心语的状语构成了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复杂层次。以上句为例,其复杂层次的情况如下图:
2,多项(多层)状语的语序问题
学习多项(多层)状语的重点是,了解并掌握各项状语的排列顺序。其排列顺序大致是:条件状语、时间状语、处所状语、语气状语、肯定状语、范围状语、否定状语、意愿状语、数量状语、程度状语、状态状语、性质状语、对象状语等。以上句为例,即:
总之,多项(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原则上是取决于谓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表意需要。其排列顺序原则上是:同中心语逻辑关系越密切的,就越靠近中心语。因此,一些状语,主要是程度状语、范围状语、否定状语、状态状语、对象状语等,在语序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且处在不同的位置上会导致句义的变化。例如: 我们||都不去。 → 我们||不都去。 这样做||不很好。 → 这样做||很不好。 许多代表||昨天在休息室里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 许多代表||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3,多项(多层)状语的判定问题
学习、掌握多项(多层)状语,还有一个如何予以判定的问题。其基本的判定原则和方法,同多项(多层)定语的判定原则和方法。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状中短语作状语分析成两个状语。例如:
二、多重状语的语序定位:
多重状语按照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它们的排列顺序一般是:离中心词最远的应该是表示时间的或表示原因、目的的词语;接着是形容词或一般副词;再次是表示地点或方向的词语;离中心词最近的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即:条件+时间+处所+范围或否定+程度+情态+对象+中心词。
例如:
1、这个名字早已/在他心里/深深地/留下了痕迹。 2、他星期天/又/在图书馆里/埋头/钻研了一整天。
3、一般情况下,冬冬课外活动时都会在操场上兴致勃勃地与队友切磋球技。 注意:和多重定语一样,多重状语也有较强的强制性,如果排列不当,不但会表达不清,还会引起歧义。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