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欣赏《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特性,体验十九世纪在沙俄统治下人民苦难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分段聆听──整体聆听──分段聆听──整体聆听,学生参与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感知音乐。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格林卡。 (2)了解弦乐四重奏的构成和演奏特性。

(3)熟悉《如歌的行板》、《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的音乐主题,能视唱《如歌的行板》A主题。 三、教学重难点

音乐背景信息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哼唱《四小天鹅》旋律后提问:老师刚才唱的曲名是什么? 2.介绍柴可夫斯基。

教师介绍:他生于1840年,是一个开始在大学修读法律专业,选修音乐,由于对音乐的热爱而改学音乐,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世界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叫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浪漫派作曲家,中国乐迷亲切称之为“老柴”。柴可夫斯基的优秀作品与其一生的情感经历密不可分,他所创作的作品情感丰富,旋律优美,织体饱满。他在交响曲、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流传于世。

(二)、新课教学

了解《如歌的行板》A主题 1.出示A主题谱例。

教师要求:在看到乐谱上标有红色三角形记号的地方拍手,没有记号处拍腿

▼ ▼ ▼

X X X X X X X X X X X

拍手 拍腿拍腿 拍手 拍腿拍腿 拍手拍腿拍腿 拍腿拍腿 2.学生看节奏谱按要求拍击节奏。

3.教师哼唱A主题,学生用拍手拍腿节奏身势为教师伴奏。

4.引导学生关注乐谱由2拍子变成3拍子的变化,引出2/4、3/4变拍子音乐知识。

11 / 23

5.聆听A主题,学生带着对变拍子的感受,看节奏谱用拍手拍腿节奏身势伴奏并默唱。

6.学生加上拍手拍腿节奏身势随钢琴哼唱一遍。

7.教师唱A主题中的下行四度旋律音程,并将音程板书。

8.教师视唱A主题:教师视唱时,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谱,当看到唱过的下行四度旋律音程时用手做下行的动作。

9.找出行四度旋律音程,教师用蓝色色块标示出来。

10.学生随钢琴视唱A主题,视唱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关注下行四度的音准。 11.教师引导学生说唱下行四度旋律音程的感受──忧郁、痛苦。

12.教师介绍A主题出处:刚才唱的旋律是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柴可夫斯基将这首歌曲的旋律作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的主题,并把这个乐章命名为《如歌的行板》。

13.板书课题,出示弦乐四重奏的图片,介绍弦乐四重奏的组成部分。 14.介绍乐曲。

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非常喜欢音乐,他听完《如歌的行板》后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在这首乐曲里,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一起来呢聆听这首优秀作品吧。

(三)全曲完整聆听

1.教师提问:我们聆听时,请关注A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主要集中在乐曲的首、中、尾的哪个部分?

2.全曲整体欣赏。 3.学生回答教师提问。

4.教师板书乐曲结构:ABAˊ的复三部曲式。 (四)感知B主题

1.教师:B部分是由乐曲的另一主题构成的,我们将它称之为B主题。 2.出示B主题谱例。

3.教师:这部分有两个富有特点的节奏是这个主题的灵魂。(一个是附点音符的节奏一个是八分音符三连音的节奏)

4.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手势和拍手的方式分别感受附点音符和三连音节奏--教师哼唱B主题,当唱到有附点音符和三连音时,引导学生做相应手势动作。

5.教师提问:这两种节奏型在乐曲中的运用,让音乐产生了什么变化? 6.学生看乐谱随音乐做手势。 7.谈感受。 8.教师小结。

(五)再次整体欣赏

(六)欣赏《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选听) 1.故事导入。(故事梗概见教学相关资料) 2.简介作曲家。

12 / 23

格林卡是俄国著名作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创始人之一,是现实主义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乐坛上不朽的音乐大师。格林卡所创作的作品包含了全部主要的音乐体裁,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俄罗斯古典歌剧,并对俄罗斯交响乐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俄罗斯古典音乐之父”。格林卡所创作的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世界歌剧史的杰作。

3.整体欣赏,初步感受乐曲。

教师提问: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基本情绪是什么? 4.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主题。 教师提问:第一主题。 力度 速度 音调 演奏乐器 基本情绪 表现的人物 (2)欣赏第二主题。 教师提问:与第一主题比较后的变化 力度 速度 音调 演奏乐器 基本情绪 表现的人物 (3)再次整体聆听,完整感知作品音乐形象。 五、课堂小结 回顾上过的内容。 六、作业布置

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熟练程度。 七、板书设计 见教学过程 八、安全提示语

请同学们注意安全 九、课后反思

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好

13 / 23

第3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2.欣赏《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选听)。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不同的风格的音乐作品,增强音乐鉴赏能力,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比和参与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充分感知音乐的意境和深刻思想。

3.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视唱《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两个主题音乐。 (2)了解音乐家鲍罗丁、李斯特。 (3)了解交响音画诗及其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音乐背景信息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跟随哼唱《如歌的行板》主题A。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并由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过度到另一个俄国杰出的作曲家鲍罗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欣赏俄罗斯主题

1.教师提问:我们再听一段俄罗斯的民族风格的旋律,听它和刚才的音乐

14 / 23

情绪有什么不同?

播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俄罗斯主题音乐。 学生:前者忧伤痛苦,后者广袤寂静。 2.教师: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第二次聆听俄罗斯主题音乐。 学生:单簧管、圆号。

3.学生随钢琴视唱俄罗斯主题音乐。

教师:请在单簧管演奏第一遍时跟音乐哼唱,在圆号演奏时用嘴发出“哒哒”的音效加入为音乐伴奏。

4.将全班分为三组,进行第三遍聆听与跟唱。

第一组随音乐哼唱由单簧管演奏的音乐,第二组在圆号演奏时进入,第三组在大提琴拨奏“XX XX”固定音型时发出“哒哒”的音效加入。

5.学生谈聆听《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中的俄罗斯主题的感受。

6.教师小结:我们刚才欣赏的音乐是《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中的俄罗斯主题。(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在中亚细亚草原上》A段俄罗斯主题音乐的基本速度、情绪。设立指向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有意识的关注乐曲中演奏乐器及其音色变化让乐曲产生了的情绪、意境变化。

(三)鲍罗丁及交响乐《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1.介绍鲍罗丁。

他是俄国五人“强力集团”成员之一,是俄国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曲家、化学家。由于他每周一到周六都要在实验室工作,只能用星期天作曲,因此又被称作“星期天作曲家”。虽然他的作品采用西方作曲技法,但由于受民主、进步的俄罗斯民族思想的影响,其作品展示的却是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史诗性、抒情性,充分展现了俄罗斯民族的豪勇的性格和广阔的胸襟,为俄罗斯民族交响乐和室内乐的创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位评论家说:“没有一个音乐家只写了那么一点作品而能‘永垂不朽!’”

2.简介《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交响乐中有一种叫“音画”的交响乐。它具有很强的描述性,常取材于各类故事或描述自然风光,换句话说就是用音乐来“绘画”。交响音画诗《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是鲍罗丁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有标题的管线乐曲,他用音乐描述了一支行走在中亚细亚大草原的东方商队在俄罗斯骑兵的护送下安然到达目的地的故事。

这是鲍罗丁在1880年为一个艺术展览会所作的配乐。次年,因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非常喜欢而将之赠送与他。音乐因朴实动人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而得以广泛流传,是标题音乐中的代表作。

3.教师:刚才我们所听的就是交响音画诗《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中的表现

15 / 2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欣赏《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特性,体验十九世纪在沙俄统治下人民苦难的生活。2.过程与方法。采用:分段聆听──整体聆听──分段聆听──整体聆听,学生参与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感知音乐。3.知识与技能。(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p0qw7nswr47hq70zb090vngk58yn6010g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