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的策略
一、关注学情,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活动”课堂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关注学情不仅仅局限在课前、课后,更要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教学内容、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调整。但我们有些教师却忽略了获取学情的这一重要途径,所以出现了“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的低效课堂。这种“告知式”课堂只会助长学生思维惰性,因为学生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绝不是教师妙语连珠的自我表演,而是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过程中精彩的动态生成。作为教者要研磨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书写.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不断完善学生人格,为其终身优质发展奠基。
我们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即把教师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程序为“创设情境—提出优质问题—实施活动—检测反馈”.以“教学案”为载体,通过语言、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形式创设课堂导入的情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检测反馈”为保障。
二、练习、检测是我们获得学情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在练习考试时教育学生要自主训练,在做题中要关注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在自主订正、小组合作讨论和教师的讲评点拨中解决解题中的薄弱点与疏忽点。.
题目是知识载体,适量有针对性地训练有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但有些学生为了在学习上领先他人,总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比别人多做题,结果题目做了一大堆,成绩却鲜有提高。所以要提高学生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教师要下“题海”“书海”精选例题、习题,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展开训练,让学生做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的题目,获得训练效益的最大化。
三、在练习训练的讲评策略上要做到“先练后讲”“不批改不讲评”
先练后讲,,学生就会暴露出很多的问题,解决时就更有针对性。不批改讲评或简单地对答案,这种缺乏针对性讲评其效果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师在课前必须统计学生的错题情况、分析错误的类型和原因,形成讲评教案。在讲评时做到:难点问题前置讲,共性问题重点讲,学生会的问题不讲,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不讲。另外,帮助学生学会对一些较重要的、典型的题目从不同角度进行变式,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与方法,强化通性通法,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学后反思,培养思维的永久性,促进知识的内
化与能力的提升
不少教师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重点讲授的知识点和反复练习的题目,有些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不能举三反一。这其中除了教师教学方法问题外,还有我们的学生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埋头做题,更要做题后的反思,因为学生“悟”出来的知识与能力是最为可靠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每天抽时间消化当天的重难点知识,做好“日清”工作;第二就是指导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做好周清,将本周所学的知识和所做的练习,再一次进行整理梳理,,查漏补缺,熟悉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自主构建答题模式,培养思维的永久性,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