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论凯恩斯就业理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论凯恩斯就业理论

上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状态,传统的经济理论对此显得苍白无力。凯恩斯提出了以有效需求不足为核心的就业理论,通过分析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个因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认为政府干预经济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其政策建议就是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其核心就是通过政府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今天世界处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其现实条件和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那么重提凯恩斯就业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标签:失业;有效需求;政府投资 1 引言

1929-1933年以美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经济几乎陷于瘫痪状态,失业剧增,比如美国共有4000多万工人长期失业,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大都在20%以上。传统的以均衡为特征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对此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人们对传统的经济理论产生了怀疑,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和帮助人们摆脱经济危机。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他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定律的交互影响下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该理论以主张政府在非常时期干预国家经济,以政府通过加大公共投资拉动社会投资、扩大消费需求来提升社会有效需求为突出特征。

在凯恩斯就业理论出现之前,传统的就业理论占据着支配地位,其主要代表就是萨伊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理论”和马歇尔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提出的“市场均衡理论”。萨伊断言“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以及“一种产物一经产出,从那时刻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即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不存在任何矛盾不会发生经济危机,只要市场充分自由发挥作用,市场上的总供给总是会自发的等于总需求,不存在任何的生产过剩,这样就不会发生危机,市场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不会出现失业的情况。市场均衡理论认为只要市场是完善的那么市场就总是均衡的,即供给和需求是均衡的,除了固有的“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不会存在任何形式的失业。在今天我们看来这种就业理论明显的不符合事实,但是在当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市场开发不完全,资本主义的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的不断增加,市场的需求总是会达到供給的水平,一般不会发生生产过剩的情况,也就不会有危机出现,就业也就总是充分的。

凯恩斯早期其实还是传统经济理论(新古典主义)的坚定追随者,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上升,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过多年的开发,特别是世界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那么对于不断上升的生产供给来说市场的需求相对实现了饱和。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垄断资本主义大发神威,资本主义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市场逐渐显现出超饱和状态,生产过剩初现端倪。凯恩斯也逐渐认识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现状,所以他背弃了过去所信奉的“均衡理论”,随着《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正式形成,凯恩斯彻底与萨伊定律和“看不见的手”决裂。凯恩斯认为市场的非均衡是常态,而均衡状态只是偶然现象也是经济发展的目标,

市场的非均衡主要体现在生产过剩而引发经济危机,那么就不可能实现充分就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存在“非自愿失业”。凯恩斯否定萨伊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理论”他认为恰恰是需求创造和决定供给,市场的非均衡主要就是由于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的供给总是大于总需求,那么就会出现生产相对过剩,出现经济危机,那么大量失业也就在所难免。

基于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凯恩斯主张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进而消除经济危机政府就必须干预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注定了其必定围绕均衡而波动,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那么经济的任何波动都可能形成经济危机,政府干预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这种波动过于剧烈而造成危机,另一方面是在危机形成以后通过政府行为缓解危机的程度,尽量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所以凯恩斯主张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使得经济发展总是朝着均衡的方向行进。比如经济萧条之时,生产过剩、失业剧增,依靠市场本身的力量的话,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可能很长,造成的破坏也将超乎想像,那么就必须由政府的干预来促使经济尽早走出萧条回归均衡的轨道。

2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框架以及政府投资的作用 凯恩斯经济理论总体上看就是非均衡经济理论,这里的非均衡指的是市场上供求总量的不均衡,市场总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存在生产长期过剩的特性,那么失业的大量长期存在就在所难免。凯恩斯分析失业的突破口就是需求方面即“需求控制理论”,他认为市场上“非自愿失业”的原因主要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指的是使市场上总供给价格等于总需求价格的社会需求量,换句话说就是指能够满足市场均衡的消费者的有购买能力的社会需求量。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

2.1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凯恩斯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即C=F(Yd)=a+bYd=a+MPC?Yd,a为自主性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b(MPC)为边际消费倾向,且MPC介于0和1之间,即是说消费支出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同方向变化,但是变化的量要小于收入变化的量,换句话说就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增加的幅度是下降的,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消费支出是社会有效需求最直接的构成部分,那么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的发展,尤其是总供给的不断增加,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造成消费逐渐萎缩,最终导致对消费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下降,那么最后肯定会出现生产过剩、失业增加的小于充分就业的经济状况。

2.2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凯恩斯认为投资的动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饱和,人们的投资预期也是变化的,并且人们认为投资的边际利润率是递减的,即资本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这有两方面的使然,一方面由于投资物产量的增加,生产设备所承受的压力增大,成本提高,预期的利润率下降;另一方面相对来说是更重要的原因,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市场挤出效应也就更加严重,且产出增加,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也会随之增加,产品价格也会随着竞争不断加强而下降,那么资本家对未来收益率的预期也会下降。这样由于资本特别是私人资本的预期利润率下降,市场对投资的引诱也会下降,那么由于资本边际效率不断下降而导致的投资需求萎缩也是在所难免的。投资需求是社会有效需求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有效需求也就会不断的降低,那么由于投资引诱不足最后将

要导致工人失业。2.3 流动偏好规律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个动机取决于收入水平且与收入水平程严格的正相关关系,投机动机决定于利率水平且与利率程负相关关系。人们的收入水平一般都是相对稳定的,那么取决于收入水平的货币需求也是稳定的,那么流动性偏好的变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机动机即利率的变动,由于利率是由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决定的,并且利率是政府行驶货币政策一个叫为重要的手段,所以利率相对于收入来说其变动是相对频繁的。众所周知投资也和利率有关,且投资与利率也是负相关的,资金来源的利息成本以及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的比较决定了市场上投资引诱力的大小,那么可见要想投资增加就要求利率水平足够的低,低利率水平同时又使人们的流动偏好加强不利于投资需求的增加,这也会影响社会有效需求,造成失业现象。

在上述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下,发生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于是就发生萧条、产生了失业。凯恩斯认为,只凭借市场的自行调节,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而必须通过国家刺激消费,引导投资,控制利息率,来对经济实行干预。凯恩斯认为短期内最直接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就是直接增加政府投资,特别是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上增加政府的投资才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医治失业问题。政府投资一方面直接增加了社会的投资,另一方面解决了失业问题提高了失业工人的收入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稳定上升他们也会增加消费开支,社会的消费需求就得到了提升,这样不仅直接解决了失业问题也间接的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对事业问题的长期治理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长效机制。比如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中,罗斯福新政对失业问题的治理就是实行 “以工代赈”,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提供资金支持,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据统计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政府先后筹资180多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解决了约2300万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对美国快速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缺陷及启示

凯恩斯就业理论产生的背景是经济大萧条,其在实践上取得成功也是在帮助经济走出危机时现实出来的强大功力。从前面的分析也可以发现凯恩斯理论在短期处理危机的问题上是效用非常强的一剂猛药,所以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常被其他学派称为“危机理论”,就像俗话说的那样“是药三分毒”,凯恩斯理论运用后的负作用也是较为明显的。比如美国上世纪30年代通过运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最终快速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滞后,美国经济就出现了“滞涨”现象,这与长期运用凯恩斯理论不无关系。特别是解决失業问题中政府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影响尤为明显,短期内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通过政府投资可以迅速提升社会的消费、投资引诱力,可以降低社会流动性偏好,最终达到提升社会有效需求的目标。就跟凯恩斯自己所信奉的那样经济发展在长期来看是均衡的,所以就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来看凯恩斯理论的长期运用是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的。长期来看政府的投资会对社会的消费和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并且长期内人们对政府的政策会产生较为准确的预期,当市场上个人预期到政府的政策后,政府的政策最终除了能提升物品的名义价格外将不起任何作用。所以长期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失效”的,它并不能代替“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历史背景,我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政策基本上是朝着凯恩斯理论而前行的,那么熟悉凯恩斯就业理论对于我们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

论凯恩斯就业理论

论凯恩斯就业理论上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状态,传统的经济理论对此显得苍白无力。凯恩斯提出了以有效需求不足为核心的就业理论,通过分析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个因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认为政府干预经济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其政策建议就是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其核心就是通过政府投资促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ojhr2bqcx2mdyx423a46cyp27lzc201br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