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宋前期的寄禄官阶秩序系统,利用了唐代原职事官的称谓头衔,“官”与“差遣”的分离,即表现为职事官名衔与其职事的分离,因而造成了官制中纷繁复杂、名实不侔的现象。在赵宋统治稳定后不久,这种状况即受到朝野人士的强烈批评。要求“正名”的呼声,终于导致神宗时期以“台省寺监之官实典职事”及“以阶易官”为主要内容的元丰改制。
元丰三年(1080年)八月,神宗下诏改制,其主要设计思想是:“使台省寺监之官实典职事,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因以制禄。”元丰改制,以开府仪同三司至承务郎共25个阶次,取代了上至使相(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或同平章事)下到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等职事官称。这次以新阶易旧官,只涉及文臣中的京朝官,而未触及幕职州县官,也没有牵涉到武臣。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丰改制”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丰改制”的主要内容,并作简单评价。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6 / 11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材料二: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三省体制”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自古以来的政治发展史中,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表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使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7 / 11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材料一:下面为唐朝政府与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有可能滥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美)詹姆斯·罗伯特
根据材料一,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图2说明新生的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中国唐朝和美国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8 / 11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李庭芝(1219-1276),字祥甫,随州人,南宋名将。嘉熙末,投到京湖制置使孟珙的幕下。宋嘉熙末年,四川有警,他受命治建始县,广选壮士,教农习武,加强了对蒙古军的防御力量。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主管两淮军务,率军击败蒙古军进攻。此后,在扬州安抚民众,发展生产,扩充军队,加强城防,继续抗元。咸淳五年(1269年),以京湖制置大使督师援襄阳,因受权臣贾似道掣肘而失利,被贬官,九年七月,任两淮制置安抚使。德祐元年(1275年)春,率军民坚守扬州,元久攻不克。次年初,宋廷降元,两次下诏促其投降,均遭拒绝,三月,忽必烈遣使招降,李庭芝斩其使臣,激励军民誓死抵抗。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七月“遣使以少保,左丞相召庭芝”。李庭芝将扬州的防守任务移交给副使朱焕,朱焕开城投降。泰州守将孙贵、胡惟孝又开城门降元,并将李庭芝献给元军。李庭芝被押到扬州后,仍然誓死不降,最后以身殉国。——摘编自白话本《宋史·李庭芝传》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庭芝抗元的史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庭芝的功过。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9 / 11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
【答案】: 【解析】:
10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