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使用说明

1、认真查找资料,完成导学案。2.根据课前预习案部分,把握教材体系,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便于课堂上针对性强化学习。3、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分层达成目标。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习目标

1、说出总体小康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景。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3、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4、理解并识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预习案

知识点一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是 、 、 的小康。

2、到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将成为 基本实现、 显著增强、 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 普遍提高、

明显改善、 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 、具有更高 和 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 而又 的国家,成为 、更加具有 、为 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①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 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 ,更多依靠 、 、 驱动。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四化( 、 、 、 )道路。

③继续实施 战略(优先推进 ,全面振兴 ,大力促进 ,积极支持 )。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⑴意义:

①解决好 全党工作的 。

②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⑵要求:

①要坚持走 、 道路。

②要坚持 、 方针。 ③形成 、 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4、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⑴意义:坚持 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⑵要求:

必须着力推进 发展、 发展、 发展,形成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必须把 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我的疑问】

知识点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式新变化,从 、 、 、 、 五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2、经济新要求有 、 、 、 取得重大进展。

探究案

探究一

2000年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逐年加快,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从59.3%稳步提升到2009年的

72.9%,平均每年增加1.95个百分点。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是怎样的?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哪几项新要求?

知识点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为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

(从正面)①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从反面)②片面发展观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社会不公等。

二、是什么(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及要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 作为 。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 作为 。要始终把

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 精神。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 作为 。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

探究二

社会主义事业 、 、 、 、 五位一体布局。

有人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又掌握着制造业核心技术,“高不成,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 作为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

低不就”所导致的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难以摆脱。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反驳这一观点。 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 发展、 发展、 发展、 和谐发展、 和 ,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

面积极性。

知识点四 怎么办(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信息一:漫画《一字之差》思考:如何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关键词:创新。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地位: 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 ,必须摆在国 家发展全局的 位置。

训练案 (2)要求:要坚持走 道路,增强 新动力。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1)地位: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 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明( ) (2)要求: A.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符合我国国情

B.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主要应靠国家支持 C.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 D.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而且关系到( )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②构建和谐社会

③农村社会的稳定 ④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

知识体系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决、发展生产力 B.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C.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D.以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4、(2012·天津高考)右图是我国对农村

人口的扶贫标准以及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的柱形图。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 )

A.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 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D.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

5、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 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体现了( )

A.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于统筹城乡发展 B.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C.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提高 D.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6、“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 )

①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②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 ④做大国有企业,限制私营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4年某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A.根据地方特色,做大做强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11%左右。B.全面推进社会进步。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C.扎实推进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和谐融合的现代城乡形态。D.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价值取向,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请回答市政府的措施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9%,2013年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成就微观总体小康宏观低水平不足是发(特点)不全面不不平衡平展衡过程美好远景的全面小康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建设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新要求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知识结构贯彻落必要性(为什么)围实科学第一要义绕发展观内涵核心基本要求(是什么)主题根本方法指导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怎主加快转变经措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么线济发展方式施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办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后反思

1、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 2、你的困惑是:

探究活动一:(1)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

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

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探究活动二 答案:我国当前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在提高,但西部地区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传统制造业可以

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所以“低不就”的说法具有片面性。

中国制造业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竞争力,我国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因此,认为制造业“高不成”的理由不充分。 DDACBA

3、 A、——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义

B——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C、——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D、——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4、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

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

变。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促进社会公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

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积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

2ogr408nb39mzf00wrvr0a0pl1szli00hf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