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属键:固态金属中,正离子与电子云之间的引力与正离子与电子间的斥力相平衡而形成的结合方式 2 晶体结构:原子排列的方式
3 晶格:表示原子排列的形式的空间格子
4晶胞:组成晶格,且能代表晶格几何特性的最基本的几何单元 5晶格常数:表示晶格尺寸大小 和形状 6致密度:晶胞内原子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比 7配位数:任一原子周围相邻最近且等距的原子个数 8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温度差 9变质处理:向液态金属中 加入结构相近的高熔点杂质,提高形核率,细化晶粒
10位错:一列或几列原子有规律的错排
1滑移:晶体中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相对滑动 2滑移系: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构成 3临界切应力:能产生滑移的最小切应力
4冷作硬化:冷态金属 塑形变形之后硬度强度随形变增加而增加 朔性韧性随之降低的现象
5回复:冷作硬化后,加热温度较低时,变形金属中点缺陷位错引起的某些晶内变化
6再结晶:冷作硬化后加热使金属硬度强度降低 塑形韧性提高的现象 恢复到形变之前 的状态 7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温度加工
1合金:一种金属和另一种或几种合金或非合金相互溶合而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相:合金中 具有相同成分 相同晶体结构 且与其他部分有晶界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3组织:有不同形貌特征的相的组合物
4相图:合金系中 在平衡条件下 各相的存在状态与温度与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解
5固溶体:固态下,溶质原子以不同形式进入溶剂晶体中形成的新相
6间隙固溶体:固态下,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间隙形成的固溶体
7置换固溶体固态下 溶质原子置换溶剂晶格节点上的溶剂原子形成的固溶体
8固溶强化:向溶剂金属中加入 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 使之硬度强度增加
9弥散强化:第二相 以细小颗粒 均匀弥散地析出分布在固溶体晶粒表面 使之硬度强大 增加 塑形 韧性下降
1铁素体:碳原子溶于体心立方晶格@-Fe中形成的固溶体 2奥氏体:碳原子溶于面心立方 Y-Fe中形成的固溶体 3渗碳体:铁碳合金中 碳原子的含量超出铁的溶解度 多余碳以 渗碳体的形式存在 形成复杂晶格的间隙化合物 4珠光体:铁素体和 渗碳体的组合物
5索氏体:细片状珠光体 6屈氏体:极细的珠光体
7莱氏体:奥氏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
8低温莱氏体: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的混合物 9冷脆:P固溶于F 使其硬度强度升高 但在室温下钢的塑形韧性下降
10 热脆:硫化亚铁与y-Fe形成共晶体,在1000-1200下 融化 使钢沿A晶界开裂
1贝氏体 过饱和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 2马氏体 碳在@-Fe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
3临界冷却温度:获得全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4淬透性: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得到马氏体而不得到其他组织的能力
5淬硬性: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的最大硬度
6正火 奥氏体化后 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7淬火:奥氏体化后 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得到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8回火:淬火后 把钢加热到低于Ac1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 然后冷却到室温的 热处理工艺
9回火马氏体 过饱和@-Fe 固溶体 E碳化物的 两相混合物 10回火索氏体:等轴状铁素体和颗粒状渗碳体 11回火屈氏体 :片状铁素体和极细的渗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