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章《机械波》是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讲述波的基本知识。波是一种比较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是后续电磁波、光波的基础。《波的形成和传播》一节是《机械波》的第一节,学好这一节的内容对后续课程波的描述、波的图象、波的各种特性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波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运动形式,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节教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及联系实际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学生能想象出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形成波的(空间传播)情景。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节的活动中所涉及的问题能有感性认识,但认识深度恐有不够。其次,学生可能会对活动本身投入较多而忽略了相关问题。另外,要求学生从活动中提炼出相关概念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3设计思想
本课波的形成和描述(第一课时)以原子弹爆炸,昆虫撞蜘蛛网视频引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接着从生活现象引进机械波,从学生整体发展出发,采用学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发出声波时声带的振动就是声波的振源,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还在其间引入学生活动,用“人浪”模拟绳波的形成,使学生亲身体验质点间的相互作用是机械波形成和传播的关键,通过相互作用达到能量的传递,并以此为依据从力学和运动学两个角度说明横波、纵波的区分,完成课堂练习,加深理解并掌握机械波传播的特征。
4核心素养
(一)物理观念:
1、知道机械波的概念,知道其形成的条件
2、理解机械波传播过程的特点,知道其传播的是运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3、知道机械波的分类及相关概念。 (二)科学思维:
1.通过分组讨论与课件、视频等从感性出发剖析机械波波动的规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归纳能力。
2.通过对机械波形成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和方法,并进一步从根本上理解机械波的传播过程及特点。
1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参与模拟绳波的过程,从波的形成过程中,体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明确个体动作要服从整体动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泡沫实验”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多观察,多思考,中学生也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机械波传播中各质点的运动规律。
2.质点间的带动作用造成的各质点振动的重复性和滞后性。 【教学难点】
1.各质点只是上下振动,并没有沿传播方向迁移。
2.各质点间是带动作用,其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6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与视频、讨论探究。在教学中渗透问题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7教学教具
PPT课件、绳子、波动演示器、多媒体视频。
8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教师以原子弹爆炸,昆虫撞蜘蛛网视频引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像这种振动通过介质由近及远向外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研究课题。
活动2【讲授】2、新课教学
师:让学生观看PPT,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种波动形式,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摆,舞蹈演员手中的丝带,树枝敲打水面会形成水波等。引导学生说出还有那些形式的波?
2
生:声波,地震波等等
师:那么要想产生机械波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师生小游戏:用手扶在喉咙处,当发出“啊”的声音时有什么感受? 生:声带在振动
师:这说明要想产生波首先要有振源,声音的振源是声带的振动,水波的振源是用树枝拍打的地方,昆虫落到蜘蛛网上,昆虫的振动就是振源
(师演示绳波):用手抖动绳子一端,在绳子上形成绳波,并提问学生绳子上出现的情况? 生:绳子上出现凸凹相间的波形向前传播。
学生模拟绳波产生过程:教6-8名同学到讲台前边来,站成一排。
每个同学相当于绳子的各个不同部分,先让第一名同学上下振动,结果没有形成波,他的振动形式没有传播出去。
小组讨论:在第一名同学振动时为什么后边同学没有跟随着振动,没有形成波? 生:他和其他同学没有连接在一起,他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师:采访亲自参加实验的同学,为什么第一名同学在振动时他们没有跟随着振动? 生: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每个人回答都是一样的。他们之间没有作用力,没有感受到前边同学的带动。
师:这说明要想产生波,不但要有振源,还需要连续的介质 师:组织学生胳膊挽着胳膊连接在一起,重新模拟绳波的产生。 师:总结波的产生条件:1 振源 2 介质
活动3【活动】3、师演示波的演示器,总结机械波传播的特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