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正确计算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
2.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8、9的加减法。
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出示挂图,让学生自由发挥看图说话,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上的内容写算式。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二、 新授。
㈠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1、看图说话。 (出示红花图画)
师:漂亮吗? 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2、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小组合作讨论。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5+3=8、3+5=8、8-5=3、8-3=5 师:看一幅图,我们可以列2道加法算式和2道减法算式。 ㈡动手操作,教学9的加减法。
1、摆5个红小棒,4个绿小棒(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 师:你能根据你摆的小棒,列几道不同的算式吗?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4=9、4+5=9、9-5=4、9-4=5 ㈢出示想一想:4+4=( ) 8-4=( ) 师:怎样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8、9的加减法主要是通过“一图四式”进一步沟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深化对加减法之间关系的认识。教材通过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在有步骤地、逐步抽象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有关8、9的加减法。在教学时,我认真把握教材意图,深挖教材资源,力争让学生学有所得。
本节课我采用了多种学生喜欢的活动进行,整个一节课学生的兴趣比较高。如:让学生动手摆小棒、练习时采用了智力大闯关的形式进行,分别是摘苹果游戏,讲故事等,学
生积极性特别高,尤其是摘苹果的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8、9的加减法。
但是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一下几点:1、有些语言不够规范,如我说到用这些数字来写算式,这样会误导学生,以后再学习数的时候也说成是数字,所以在教学时就直接说这些数,而不要再说成“数字”。2、有些问题问的太深,学生不好回答,如:在教学时我问的“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这样问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所以我在从新设计教案时就改成了“减法和加法之间有关系吗?”也就是说只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是有关系的即可。3、有些语言还不够儿童化,如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说的:你能根据7+2=9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吗?这样感觉很生硬,也不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口味,听取听课老师的建议,我把这个环节换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讲故事。这样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口味。
课后反思二
《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8和9的组成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提供一幅画有8个笑脸的图,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并计算得数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教学的乐趣。首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8和9的组成,为8和9的加减法计算打基础。然后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笑脸图,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写出5+3=8,3+5=8,8-3=5,8-5=3四个算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我分两个教学,一是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二是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最后,我设计了各种游戏活动,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轻松愉悦地掌握新知,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
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在复习导入时,没有对之前学习过的6、7的加减法进行复习,以至于在看到笑脸图写算式时,很多同学都写不出。其次就是学生汇报所写的算式时,我把不符合要求的算式打上了×。其实这一点很不好,学生们所写出的算式本身是对的,只是不符合我当堂课的意图,但是应该向学生说明,而不是轻易的否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的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