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3、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兰色晶体。

CuSO4·5H2O====== CuSO4+5H2O ; CuSO4+5H2O===== CuSO4·5H2O 5、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 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产生沉淀;(2)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遇水变蓝色。

第2节 酸 1、电离:一些物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酸:一些物质电离时,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HCI ==== H+ + CI — H2SO4 ====2 H++ SO42— HNO3===== H++ NO3— 3、常见的酸:

盐酸 HCI 硫酸H2SO4 硝酸HNO3 碳酸H2CO3 磷酸H3PO4 醋酸CH3COOH 4、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1) 检验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 (2)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 (一)酸的通性 1、 酸使指示剂变色;

2、 酸 + 碱 ===== 盐 + 水

3HCl+ Al(OH)3 ==== AlCl3+3H2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H2SO4 +2 NaOH==== Na2SO4 + H2O 3、 酸 + 某些盐 ===== 新盐 + 新酸

2HCl + CaCO3====CaCl2 + H2O + CO2↑ (实验室制取CO2 )

HCl + AgNO3 ==== AgCl ↓ + HNO3 (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 H2SO4 + BaCl2 ==== BaSO4 ↓ + 2HCl (用BaCI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 4、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HCl+ Fe2O3 ====2 FeCl3 +3 H2O (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H2SO4 + CuO ==== CuSO4 + H2O (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5、 酸 + 某些金属 ==== 盐 + 氢气

1

Fe + 2HCl ==== FeCl2 + H2 ↑

Zn + H2SO4==== ZnSO4 + H2 ↑(实验室用于制H2) (二)酸的个性 1、盐酸HCl:

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在瓶口遇水蒸汽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出现白雾。浓盐酸敞口放置会使质量减轻,浓度变小。工业盐酸因常含Fe3+而显黄色。 2、硫酸H2SO4: (1) 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后,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

冲洗。 (2) 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漫漫流进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3) 浓硫酸的脱水性:使纸上字迹变黑。 (4) 浓硫酸的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敞口放置使质量增加,浓度变小。

第2节 碱 —

1、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NaOH ==== Na++OH— Ca(OH)2====Ca2++2OH— 2、四种可溶性碱:NaOH KOH Ca(OH)2 Ba(OH)2 (一)碱的通性 1、碱使指示剂变色;

2、碱 + 酸 ===== 盐 + 水

Ca(OH)2 +2 HCl ===== CaCl2 + 2H2O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验时用酸碱指示剂指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3、碱 +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CaCO3 ↓+ H2O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验CO2 )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工业上用碱溶液吸收SO2等有害气体) 4、碱 + 某些盐 ===== 新碱 + 新盐 3NaOH + FeCl3 ==== Fe(OH)3 ↓ + 3NaCl (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生成兰色沉淀) Ca(OH)2 + Na2CO3 ==== CaCO3 ↓ + 2NaOH (工业上制取NaOH ) (二)碱的个性 1、氢氧化钠NaOH :

2

(1) 俗称:烧碱、苛性钠。 (2) 易潮解,易和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 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氧化钙Ca(OH)2 : (1)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2) 区分NaOH和Ca(OH)2两种溶液的方法:

方法一:分别通入CO2,变浑浊的是Ca(OH)2溶液;

Ca(OH)2 + CO2==== CaCO3↓ + H2O 方法二:分别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2溶液。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第4节 盐

+

1、 盐: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盐的分类:盐酸盐(氯化物) NaCI 、 CaCl2等 硫酸盐 Na2SO4 、 CuSO4等 碳酸盐 Na2CO3 、 CaCO3 、BaCO3等 硝酸盐 KNO3 、 Ba(NO3)2等 铵盐 NH4Cl 、(NH4)2SO4等 3、盐的溶解性: 钾、钠、硝、铵均可溶; 盐酸只有Ag不溶;

硫酸只有Ba不溶; 碳酸只溶钾、钠、铵可溶。 (一)几种重要的盐 1、碳酸钠Na2CO3 :俗称纯碱。晶体化学式为Na2CO3·10H2O ,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变成粉末。Na2CO3虽然是盐,但水溶液却显碱性,因而俗称纯碱。 2、碳酸钙CaCO3 :俗称大理石或石灰石。做建筑材料。 3、氯化钠NaCI :俗称食盐。 (二)盐的通性 1、某些盐和酸的反应;

Na2CO3 +2 HCI==== 2NaCI + H2O + CO2↑ 2、某些盐和碱的反应;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工业上制取NaOH ) 3、盐和某些盐的反应;

NaCI + AgNO3 ==== AgCI↓ + NaNO3 Na2SO4 + BaCI2 ==== BaSO4 ↓ + 2 NaCI Na2CO3 + CaCI2 ==== CaCO3 ↓+ 2NaCI

3

(三)复分解反应及其能否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如: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 反应物中有酸可不溶,无酸都要溶, 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 (四)化学肥料(按含N、P、K等营养元素分类) 1、 氮肥(N):NH4CI 、(NH4)2SO4等。能促使作物茎叶生长茂盛。 2、 磷肥(P):Ca(H2PO4)2等。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旱和抗寒能力,蟪粒增多,子粒饱满。 3、 钾肥(K):草木灰K2CO3等。能使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4、复合肥:含N、P、K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KNO3 第5节 金属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具有一定硬度和熔点。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 1、金属和氧气反应: 2Mg + O2==== 2MgO 2Cu + O2 ==== 2CuO 2、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Fe + 2HCl ==== FeCI2 + H2 ↑

Zn + H2SO4==== ZnSO4 + H2 ↑(实验室用于制H2)

只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 3、金属和盐的置换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我国古代湿法炼铜) Cu + 2AgNO3 ==== Cu( NO3)2 + 2Ag 只有排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第6节 有机物 1、无机物:不含碳元素(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 2、有机物:主要含碳元素,通常还含有H、O、N等元素。 3、常见有机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天然气(沼气)甲烷CH4 、家庭液化气丁烷C4H10 、 酒精C2H5OH 、 醋酸CH3COOH 、汽油、糖类、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4、有机物特点:易挥发、易燃烧、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中。

第二章基础知识分析

4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 物理 性质不同。

如 颜色 、 状态 、 气味 , 硬度 、 密度 、 溶解性 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 化学 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 组成 、 用途 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可分为 纯净物 和 混合物 。 1.纯净物:由 一种物质 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 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二)、纯净物根据 元素组成 不同,可分为 单质 和 化合物 两大类。 1.单质:由 一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 金属 和 非金属 : 金属如铁,铜、镁等; 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金属 非金属 颜色 具特殊的金属光泽 有多种颜色,但无金属光泽 延展性 具良好的延展性 不具延展性 可锻性 具良好的可锻性 不具可锻性 硬度 比较硬 硬度不一致 导电性 良好的导电性 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 导热性 良好的导热性 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 密度 密度高 密度低 熔点 熔点高 熔点低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 有机化合物 和 无机化合物 。 2.1 有机化合物:含 碳 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5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3、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nu5l2fkfb6h1tx45fg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