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荷塘月色电子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学期语文课程电子教案 授课班级 14春微机二班 授课类型 诵读课 授课日期 学 时 数 4学时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使用语言的技巧。 3、理解“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内容 荷塘月色 重点难点 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教学方法 朗诵法 学习方法 朗诵与背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 及 主要内容 第一、二课时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一、导入 : 『提问』古今中外,很多文学作品都写到了月光,借月光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思。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 l.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提问』古今中外,很多文学作品都写到了荷花: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这首诗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3、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荷花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一):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1.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 在现代散文的长卷中,朱自清的散文独树一帜,引人注目。他以优美动人的篇章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 2.简介《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情—景—情。 备注

教学步骤

及 主要内容

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也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3 . 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抒写的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为什么这样说呢?从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看,他是一个很擅长情景交融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写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虽然自我陶醉了,感觉到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 这哀愁是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闷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 二):作品结构分析: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三)、教师总结:

由此,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作者才夜游荷塘,去寻找宁静。作者找到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所以,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

第三、四课时

教学重点:

1、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使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 课文第2段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 。树 (蓊翁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增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第3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个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3、 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

教学步骤

及 主要内容

→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静态:(1) 形象 叶:田田、亭亭 。花:零星点缀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2) 色彩 如明珠--洁白 。 如星星--绿叶白花 。 如美人--纤尘不染 动态: 花:花香,如歌声 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

4、课文第5段写了什么景色?

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5、讨论第6段。

这个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使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二、品味文章的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1、这篇散文用词准确生动。

如《荷塘月色》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个片叶了和花上”这“泻”字,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达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写月光,月影说它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比喻形象生动,形神兼备,不但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而且化静为动赋予了荷叶勃勃生机,体现了荷叶少女般的纤柔娇美、绰约丰姿。“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一句暗喻高妙,逼真地写出了月色的迷蒙暗淡,显示作者渐露忧烦伤感之情。描摹物态,信手拈来自然成文,毫无斧凿之痕,非大家不能为也。 2、 比喻和拟人: 例如: ⑴.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这个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的境界。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个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效果:拟人的写法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写出荷花的神韵。

小结:比喻句增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3、 通感的使用(结合课后练习二) 介绍通感修辞: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 A、例:“微风过处,送

荷塘月色电子教案

第二学期语文课程电子教案授课班级14春微机二班授课类型诵读课授课日期学时数4学时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使用语言的技巧。3、理解“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教学内容荷塘月色重点难点纬线:对荷塘月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nrlp5rkyi35m4y31ezc5v45r56fh1008y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