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D.木本孢粉浓度、孢粉总浓度、草本孢粉浓度 11.距今12 000~10 000年期间,青海湖流域( ) A.气候湿润,趋于温暖 B.气候干燥,趋于温暖 C.气候干燥,趋于寒冷 D.气候湿润,趋于寒冷 答案10.C 11.B 解析第10题,从材料中可知,孢粉总浓度是木本孢粉浓度与草本孢粉浓度之和。图中Ⅰ数值最大,且大体相当于Ⅱ浓度和Ⅲ浓度之和,故Ⅰ曲线代表孢粉总浓度;根据图中横坐标变化的时间尺度可知,此时青藏高原已经形成,青海湖流域以高寒气候为主,植被以草本植被为主,木本植物相对较少,草本孢粉浓度大于木本孢粉浓度,故Ⅱ曲线代表草本孢粉浓度,Ⅲ曲线代表木本孢粉浓度。第11题,读图,距今12 000~10 000年期间,青海湖流域植物孢粉浓度低,说明气候干燥,趋于温暖,B项对。气候湿润,趋于寒冷的年代,孢粉浓度高。 (2018广东揭阳二模)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读图,完成第12~14题。 12.该湖泊沼泽地( ) 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 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 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
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
13.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是( )
2019年
①气温 ②湿度 ③成土母质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广大的是( )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C.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12.C 13.A 14.A 解析第12题,结合图中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可读出,甲处厚度为2.0~2.5 m,乙处厚度为2.5~3.0 m,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C项正确。第13题,由材料可知,有机土是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形成的,说明影响因素是湿度;由材料可知,因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影响有机质分解速度的因素是气温。故A项正确。第14题,由材料可知,形成有机土的因素是土壤湿度大、气温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又是湿地,故有机土面积最大,A项正确。 命题角度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2017全国Ⅰ·1、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第1~2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019年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提供的时间“3月25日”和关键词语“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推理出3月25日当地自然生长的杂树萌生新叶而呈现一丝绿色,说明当地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故选B项。常绿阔叶林冬季不落叶,与材料不符,排除;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排除;观察景观图中杂树枯叶的特征,可排除D项。第2题,较温暖的气候才能满足灌木四季常绿,冬季气温过低则难以生存,因此气温是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 (2016全国Ⅰ·10~1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第3~4题。 3.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4.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答案3.A 4.C
2019年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磷高累积区位于四川西部山地东坡,海拔4 000米左右,由此(温度、土壤、水分条件)可以排除B、C、D三选项,故选A项。第4题,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由图可知,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较,该山地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可推知该处地表径流量较大,土壤含水量较低,气温较高(图中海拔也有明确显示);该处气温较高,生物生长量应该较高,利于磷的累积,但因为气温、土壤含水量及地表径流的影响使该处磷的流失更多,因此磷的累积量较小,从海拔更低处的磷累积量也可以看出这种情况,由此要注意分析某一地理事物量的变化必须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综合分析。 (2016全国Ⅲ·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5~6题。
5.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6.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A.日照更长 C.植被更密
B.气温更高 D.海拔更低
答案5.B 6.B 解析第5题,山峰抬升至冰期时就会经历一次冰期。因此山峰经历冰期的次数与抬升的早晚有关,即经历冰期次数越多的山峰,抬升得越早;经历冰期次数越少的山峰,抬升得越晚。图中果洛山经历三次冰期,雪宝顶经历两次冰期,太白山和点苍山经历一
2019年
次冰期。第6题,冰川的发育关键取决于气温的高低,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现在的气温比末次冰期更高。植被更密是气温升高的结果,不会影响到冰川的发育。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2018山东菏泽一模)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下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第1~2题。
1.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A.西部 C.南部
B.东部 D.北部
( )
2.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图示南部地区干燥度最小,说明水分条件好,植被覆盖率高。第2题,图示地区由东南向西北干燥度越来越大,即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植被由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变化。 (2018广东五校联考)由于自身或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原始植被被另一种植被所替代的现象叫作演替。长白山的火山灰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由于流水侵蚀作用的不同,各坡火山灰厚度不同,火山灰最少的北坡已经处于演替的后期阶段,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下图示意长白山火山灰分布。读图,完成第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