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 一、单项选择
1. 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 B. 月坛C. 天坛D. 地坛 2. 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A. 黄帝B. 仓颉C. 太史籀D. 许慎
3.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A. 高士奇B. 钱学森C. 茅以升D. 竺可桢 4. 商朝的鼎盛时期是()
A. 太甲时期B. 武丁时期C. 盘庚时期D. 祖辛时期 5. 我国制盐业的迅速发展是在() A. 春秋B. 战国C. 秦代D. 汉唐
6. 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是()
A. 宗法制的确立B. 分封制的确立 C. 三公六卿制的确立D.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7. “天人之分”观点的提出者是()
A. 荀子B. 董仲舒C. 刘禹锡D. 张载
8. 在明朝,与著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有过来往的思想家是() A. 王阳明B. 王艮C. 李贽D. 颜均 9. 中国科举制度成熟的时期是() A. 汉朝B. 曹魏C. 隋朝D. 唐宋
10. 钟敬文提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 )
A. 民俗文化B. 市民文化C. 娱乐文化D. 工艺文化 11. 在中唐思想界打出“攘斥佛老”大旗的代表人物是( ) A. 韩愈B. 柳宗元C. 刘禹锡D. 白居易 12. 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说,“道”是宽多少的路() A. 八尺B. 十二尺C. 十六尺D. 二十尺
13. 在古代,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 ) A. 青藏高原B. 云贵高原C. 帕米尔高原D. 蒙古高原
14. 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是( )
A. 九品中正制B. 汉代察举制度C. 门阀士族制D. 世卿世禄制度 15.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 ) A. 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B. 性净自悟、普渡众生 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 修心养性、明心见性 DBDBD DACDA ACCBA 二、多项选择题
1. 东晋以后,佛教般若学的代表人物有() A. 道安B. 道生C. 鸠摩罗什D. 僧肇 2.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即“三母德”)是() A. 仁B. 义C. 礼D. 信
3. 历史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 A. 吐蕃人B. 匈奴人C. 契丹人D. 羌人 4. 《易》总结的对立物变化的规律有三条,即()
A. 相反而成B. “趣时”C. 利而不害D. “生生”与“日新” 5. 我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A. 祭祀后土B. 居住方式C. 建筑格局D. 建筑仪式
6. 韩非子主要是把哪些人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最后发展出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A. 孔子的“仁”B. 商鞅的“法”C. 慎到的“势”D. 申不害的“术” 7. 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
A. 河南战役B. 上党战役C. 河西战役D. 漠北战役
8. 宋元明清以后地域文化的新现象,是东南沿海一带因海洋贸易所发展起来的一些影响一方的商业都会,最著名的有()
A. 广州B. 福州C. 泉州D. 上海
9. 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或叫“三大纲领”)是() A. 在明明德B. 在明人伦C. 在亲民D. 在止于至善 10. 我国古人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主要有() A. 知易行难B. 知轻行重C. 行先知后D. 知先行后
1.ACD 2.ABC 3.AD 4.ABD 5.BCD 6.BCD 7.ACD 8.ABCD 9.ACD 10.ABCD 四、判断改错题
1. 诞生礼是人生第一礼。从传统社会重视子嗣的情况看,婴儿降生,是家族的喜事,因此,诞生礼不包括诞生前的求子仪式和以后的养育仪式。()答案:ד不包括”改为“包括”。
2. 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是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的。所以说,广大地域决定了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 )
3. 在山西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片宽平的汾河谷地,这里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据说夏禹时就曾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ד夏禹时”改为“尧舜时”)
4. 20世纪是战争与破坏的世纪,是一个革命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
5. 中国传统文化是自成一统的,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封闭的、排他的。() 答案:ד一直是封闭、排他的”改为“封闭、排他只是一段时间,从总体看,中国文化从来都不是封闭的、排他的”。
一、单项选择题
1.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 )
A.文学 B.文章 C.文化 D.精神文明 2.“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
A.《说苑·指武> B.《礼记·中庸》 C.《论语·雍也》 D.《荀子·不苟》 3.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
A.气候条件 B.经济条件 C.地理条件 D.国际条件 4.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 )
A.温带气候 B.亚热带气候 C.高原气候 D.海洋气候
5.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已经十分清晰的相关观念则是() A.“天” B.“地” C.“天下” D.“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