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学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学习目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突出考查儒、道、法、墨四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主要考查“罢黜百家”的背景、过得及评价,同时兼顾太学的性质与意义。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着重考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主张和历史影响。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归纳总结】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1、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

2、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3、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崩溃; 4、思想文化:“学在官府“ “学在民间” 5、阶级关系:“士“阶级的活跃和受任用; (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1、儒家:

(1)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已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评价:

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2)孟子

第1页/共18页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

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3)荀子

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2、道家: (1)老子

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庄子:老子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者 哲学思想:齐物;天与人不相胜 修身思想:逍遥

评价:代表没落怒堵住贵族消极避世思想;其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3、法家: (1)韩非

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

第2页/共18页

革新。

评价: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法儒结合,此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4、墨家:

(1)墨子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评价:

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5、兵家 (三)影响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方法技巧】

(一)孔子、孟子、荀子、三者思想之间的关系? 开创与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 孔子开创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儒学发展的基础 2、 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思想核心的“仁”和“礼”

3、 孟子和荀子将孔子思想丰富、完善、并为其找到理论基础,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因不适应中央集权和兼并战争的需要,不为统治者所重视,但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

(二)百家争鸣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时代特征: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

两大历史趋势: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 三种治国思想:儒家推崇“人治”,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法家主张“法 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时势和民心。 四个思想派别:儒、道、法、墨。

第3页/共18页

(三)易混易错

(1)“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泛指。

正确。“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等。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最受统治者重视的是法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是在西汉时期,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并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而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但不是道教的创立者。

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是道教的创立者。道教是东汉时期创立的,道教理论来源于道家思想。

(4)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正确。孟子的“民本”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故与现代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本质区别。 (四)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五)诸子百家与智者学派思想的比较 社会环境 诸子百家思想 生活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兼并战争频繁 智者学派思想 生活在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的顶峰时期 第4页/共18页

产生原因 思想特点 社会变革,统治阶级需要人才 百家争鸣,强调为统治阶级服务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法工商业发展,公民的社会地位提高 充分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 经过千年后复苏,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地位 家和儒家先后独尊,成为封建统治思想 (六)墨家为什么在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

(1)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发展,大量小生产者应运而生,为其提供深厚的社会基础。 (2)墨家主张反映了劳动者追求平等、和平和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使其产生共鸣。 (3)“尚力”肯定了劳动者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受到他们推崇。 (七)儒、法、道三家的思想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思想特点

儒家提出仁政、德治、礼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趋于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法家主张推行严刑峻法(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首家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思想为宜。道家学说构成了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2)相互关系

儒、法、道三家有互补性,在发展中表现出融洽的趋势。战国时期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中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西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辅以法国思想,兼采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法、道各家彼此吸收、融合,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八)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受重视的原因

(1)战国时期处于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第5页/共18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突出考查儒、道、法、墨四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主要考查“罢黜百家”的背景、过得及评价,同时兼顾太学的性质与意义。(3)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npc681gh29kcek7hm3l8mqar1ru5x013g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