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

一、城市

都城的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周礼考工记·匠人》。

中国历代都城规模大小的顺序:①隋大兴城(唐长安城);②北魏洛阳城;③明、清北京城;

④元大都;⑤隋、唐洛阳;⑥明南京城;⑦汉长安城。

中国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中国七大古都:以上五处加安阳、杭州。

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址变迁图(应会默画)。元大都是与周礼考工记王城之制最接近的。列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城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唐长安城为里坊制,为封闭型,宋汴梁、临安转变为开放型,沿街设市,沿巷建住房。

二、宫殿

周制三朝五门:外朝——决定国家大事,治朝——王视事之朝,内朝——办理皇族内部事务、宴会。

外朝I 治朝I 内朝

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I I

东西堂制:大朝居中,两侧为常朝。汉代开东西堂制之先声,晋、南北朝(北周除外)均行东西堂制。隋及以后均行三朝纵列之周制。

隋、唐的三朝五门: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

外朝承天门、中朝太极殿、内朝两仪殿。

唐代宫殿雄伟,尺度大。大明宫主殿含元殿建于龙首原上,前有长达75m的龙尾道。麟德殿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约为清太和殿的3倍。

宋代宫殿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形殿。

轴心舍:即工字形殿的唐代名称,用于官署。

元代宫殿喜用工字形殿。受游牧生活、喇嘛教及西亚建筑影响,用多种色彩的琉璃,金、红色装饰,挂毡毯毛皮帷幕。建叠顶殿,棕毛殿,畏吾儿殿,石造浴室等。

明、清紫禁城宫殿(应做全面了解)。

三、坛庙

坛。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

庙。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

大祭,皇帝亲自祭祀。中祭,皇帝派大臣代祭。望祭,不设庙,只朝所祭方向遥祭。

圃丘。祭天的坛。

天坛(应了解其历史概况,默绘其总平面示意图,指出其设计成功之处)。

孔庙(应了解孔庙布局的特点)。

四、陵墓

四出羡道。商、周帝王陵墓的形制,由东西南北四方,以斜坡道及踏步由地面通向墓室。

封土。帝王陵墓地表以上陵体。

方上。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体形的封土。

中国已知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的一块铜板兆域图。

兆域。墓地的界址。

黄肠题凑。汉代帝王陵制,用柏木段垒成墓室,柏木心为黄色,木段头皆朝内,故称。

陵邑。汉陵各设陵邑,即小城市。迁各地豪富及前朝官吏来居住,名为守陵,实是强干弱枝,便于管理统治。

唐代陵墓。“因山为穴”(以乾陵为例,了解其布局特点)。

五音姓利。阴阳堪舆术先按姓分屑五音(宫、商、角、徵、羽)而择地不同。宋代国姓赵,属角音,墓地要“东南地穹、西北地垂”,故宋陵由高向低而建。

明十三陵。选址、布局、单体建筑均具很高水平。

五、宗教建筑

佛寺布局的演变:以塔为主,前塔后殿,塔殿并列,塔另置别院或山门前,塔可有可无。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一、城市都城的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周礼考工记·匠人》。中国历代都城规模大小的顺序:①隋大兴城(唐长安城);②北魏洛阳城;③明、清北京城;④元大都;⑤隋、唐洛阳;⑥明南京城;⑦汉长安城。中国五大古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nov134yxn4c2db011p1797950lpza00f9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