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余国忠 (西藏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西藏 拉萨 850000)
【摘 要】计算机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其教学与普通高中的计算机教学不同,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该文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起,并提出几点解决对策,旨在全面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期刊名称】《学周刊A版》 【年(卷),期】2016(020)020 【总页数】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被逐渐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趋势下,各个学校都开始增设计算机课程。作为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师的教法陈旧、千篇一律,学生的兴趣不高、厌学情绪严重等,影响了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质量。对此,教师必须在分析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几点解决对策,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一、存在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在探索和研究计算机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
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进程,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模糊、不明确
中等职业学校总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其教学应不同于普通高中,必须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但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却未达到这一要求,尤其是教学目标模糊、不明确,根本无法成为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更别提为人才培养指明方向了。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造成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学内容抽象,教师教法不当是关键。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复杂、抽象,往往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再加上教师教法不当,就极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力不从心,产生抵触心理与厌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三)教材落后、陈旧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但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现有的教材往往跟不上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多内容都与时代脱节,陈旧、落后,影响了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 (四)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堂授课都停留在旧的教学模式水平上,教师在课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影响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五)评价方式不合理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考核方式仍是以考试为主,重视对学生学习
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合理,只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二、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经过不断思考与实践,总结了以下方法与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预期的教学结果,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目前,社会急需网络管理员、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适应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不断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感兴趣,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他们就不可能有积极的思维活动,相反会产生厌学情绪。由此可见,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教师可以利用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导入的设计,通过故事、游戏、情境等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又如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竞赛活动,同时以操作正确、完成速度快、效果好为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