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岩石野外观察描述(变质岩)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变 质 岩 野 外 观 察 描 述

一、变质岩观察与描述方法

在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方法、步骤与前述岩浆岩类似,但主要根据是其构造、结构和矿物成分。这是因为,变质岩的构造和结构是其命名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第一步可先根据构造和结构特征,初步鉴定变质岩的类别。譬如,具有板状构造者称板岩;具有千枚构造者称千枚岩等。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例如,变质岩中的石英岩与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尽管成分相同,但前者具变晶结构,而后者却是碎屑结构。

第二步再根据矿物成分含量和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进一步详细定名。一般来讲,要注意岩石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比例,以及浅色矿物中长石和石英的比例,因这些比例关系与岩石的鉴定有着极大关系。

例如,某岩石以浅色矿物为主,而浅色矿物中又以石英居多且不含或含有较少长石,就是片岩;若某岩石成分以暗色矿物为主,且含长石较多,则属片麻岩。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如蓝晶石、石榴子石、蛇纹石、石墨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能反映出变质前原岩以及变质作用的条件,故也是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有力证据。关于板岩和千枚岩,因其矿物成分较难识辩,板岩可按“颜色+所含杂质”方式命名,如可称黑色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可据其“颜色+ 特征矿物”命名,如可称银灰色千枚岩、硬绿泥石千枚岩等。

1

在野外,还要观察地质体产状、变质作用的成因。比如,石英岩与大理岩两者在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岩中均有,就只能根据野外产状和共生的岩石类型来确定。假如此类岩石围绕侵入体分布,并和板岩共生,则为接触变质形成;假如此类岩石呈区域带状分布,并和具片状或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共生,则为区域变质所形成。

对变质岩我们也应描述岩石总体颜色,注意其岩石结构。若为变晶结构,则要对矿物形态进行描述。注意观察岩石中矿物成分是否定向排列,以便描述其构造。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可见的矿物成分应进行描述。若无变斑晶,就按矿物含量多少依次描述;若有变斑晶,则应先描述变斑晶成分,后描述基质成分。至于其它方面,如小型褶皱、细脉穿插、风化情况等,亦应作简略描述。在为变质岩定名时,应本着“特征矿物+片状(或柱状)矿物+基本岩石名称”的原则。如,可将某岩石定名为蓝晶石黑云母片岩。

二、变质岩描述实例

1、矽线榴石片麻岩

岩石总体呈褐色;斑状变晶结构;深色与浅色矿物间断定向排列构成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石榴石:棕褐色,呈粗大(d>3㎜)的不规则粒状变斑晶,晶形不甚完整,晶面上裂纹发育(可见交错裂纹),硬度大(7±),含量40%±。石英:无色或浅白色,呈它形压扁~拉长状,粒度不均,一般在0.2~0.5㎜×2~4㎜,含量30%±。矽线石:白色~微带蓝的白色,晶形呈细长柱状,粒度0.1~0.2㎜

2

×0.8~1.0㎜,含量20%±。岩屑:以暗色岩屑为主,呈碎块状,分布不均匀,粒度0.5~1.8㎜,个别≥2㎜,含量5%±。其它:可见少量铁质、绢云母和黑云母,总量10%±。

2、红柱石角岩

岩石呈深灰色,板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变斑晶为红柱石,单体长柱状,放射状集合体。横截面正方形,其中可有碳质核心,长约20-30毫米,含量40%左右。变基质灰黑色,角岩结构(微粒变晶结构),矿物成分不易辨认,含量60%左右。岩石由泥岩热接触变质而成。

3、石榴石云母片岩

浅灰色,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组成矿物为石榴子石、白云母、黑云母及石英。石榴子石呈暗红色,自形粒状,大小2毫米左右为主,含量小于10%;白云母呈浅灰白色、透明、珍珠光泽,含量约50%;黑云母呈褐黑色,含量小于10%。在垂直片理的断面可见石英,呈细小它形状,油脂光泽,粒径多小于1毫米,含量30%左右。该岩石由区域变质作用形成。

3

岩石野外观察描述(变质岩)

变质岩野外观察描述一、变质岩观察与描述方法在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方法、步骤与前述岩浆岩类似,但主要根据是其构造、结构和矿物成分。这是因为,变质岩的构造和结构是其命名和分类的重要依据。第一步可先根据构造和结构特征,初步鉴定变质岩的类别。譬如,具有板状构造者称板岩;具有千枚构造者称千枚岩等。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n2wk5g32n7yqpo85se79mzf00wrvr00iw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