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挫折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蒋秋红
【辅导背景】
当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普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对接受和对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让学生深刻体悟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要直面挫折”,进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因此,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从挫折中奋起,以更大的信心迎接新的挑战,从而形成能够经受挫折考验的健康心理,就成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的这类问题,我选择了《如何面对挫折》作为本课的主题内容 【辅导目的】
1、使学生懂得人生免不了要经历挫折,人们的受挫能力不同,挫折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同。挫折能磨练人,挫折孕育着成功。 2、介绍减轻心里压力,调节情绪的几种方式。
3、让学生在挫折教育中建立起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面向人生中的失败和困境,永远微笑着看世界。 【辅导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情景剧表演 3、自我测验 【辅导时间】 1学时 【辅导地点】 教室
【辅导步骤】
一、入题:创设生活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播放情境录像:同学们,小孩子摔跤是常有的事儿,但大人们的表现却各不相同,下面,请看两段生活录象。
片段一:在一美丽的公园,一小女孩在妈妈的带领下,正在花间小道上追蝴蝶,
忽然,脚下被一绳子一绊,摔倒了,她扑倒在地上,眼睛看着妈妈,要哭的样子,这时,年轻妈妈微笑着对她说:“好孩子真勇敢,跌倒了,爬起来!”于是,小女孩飞快地爬起来,又去快乐地追蝴蝶去了,画面定格在小女孩灿烂的笑脸上。 片段二:同样是在一美丽的公园,一小女孩在妈妈的带领下,正在花间小道上追蝴蝶,忽然,脚下被一绳子一绊,摔倒了,她扑倒在地上,眼睛看着妈妈,要哭的样子,这时,年轻妈妈三步并着两步,一边跑一边说:“宝贝,别动,妈妈来抱你!”于是,小女孩“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在妈妈怀里不依不饶,画面定格在小女孩满是泪水的小脸上。
2、思索并交流:你认为哪个妈妈和哪个孩子的表现更好?为什么?
3.小结引入课题:多么熟悉的画面,多么鲜明的对比!同学们,摔跤是难免的,跌倒后,怎么办呢?板书课题:跌倒了,爬起来!(生齐读课题) 4.过渡激发探究兴趣
在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走一条平坦的路,但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境,也有逆境。该怎样面对挫折,并最终战胜它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
二、明理:辩析典型事例,质疑挫折,形成师生探究共识
1、普通人面对挫折:同学们,挫折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俗话说:“挫折对弱者来说是万丈深渊,对强者来说是成功的阶梯”。下面我们来看不同的人面对挫折时选择的不同的道路。 (1)课件展示:
故事一:2001年秋天,贵州某市一对孪生姐妹初中毕业后,没有考进重点中学,多次受到父母的斥责。面对挫折,姐妹俩的心理崩溃了,她俩承受不了来自父母的压力。于是,在一个可怕的夜晚,她俩悄悄地拧开了家中的煤气罐,将熟睡的父母毒死,然后双双出逃!
故事二:洪战辉,23岁,河南省周口市东下镇洪庄村人。现就读于湖南怀化学,在母亲离家出走的困难日子里,洪战辉把捡来的“弃婴”妹妹一手带大。从读高中起,洪战辉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整整12年。 (2)讨论:对于两种不同的人生答卷,你有何想法?
(3)小结过渡: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一定都铺满鲜花,也经常会是遍地荆棘。但是,不经历狂风暴雨,哪有美丽的彩虹?时世造就英雄,挫折带来财富,
人生经历一点磨难是一件好事。那我们在面对挫折时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名人是怎么做的。今天,我要介绍的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
2、请听《海伦.凯勒的演讲》。
(1)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海伦.凯勒面对自己失明、失聪的事实后她是怎么做的?你认为挫折与打击,对他的成长起了什么作用?
3.小结明理:没有人不遇到挫折,每个人的经历中都会有许多与挫折邂逅的故事,对于企业家和大多数勇于立业成就的人来说更是如此。然而,正如邱吉尔所说: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我们要想成功,就必然要踩着失败前进。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做好面对挫折的准备。 我们该怎么来认识和面对挫折和打击呢?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总结:教师结合同学们的讨论,总结出一个人如何处理好挫折: a、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遭受挫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正视挫折,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正确对待挫折,那么就不仅可以克服和消除挫折,而且还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
b、控制好自己。挫折产生后,谁都会感到紧张、烦闷,行为也不免有些失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间接反应方式,从而避免加重挫折或由挫折带来新的挫折。
c、重组知觉判断。挫折感的强弱,往往决定于挫折对象的知觉判断。其实,知觉判断仅仅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特点的感情认识,所以,当挫折产生后,要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对象的实际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然后再检查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实际。如果发现自己的知觉判断夸大了事实,就要改变对引起挫折对象的认识,从而减轻挫折感。如果发现挫折是因自己的错觉造成的,便可以很快消除挫折感。
d、分散挫折的压力。不要把痛苦闷在心里,应当主动向老师、同学或亲友倾诉,争取别人的谅解、同情与帮助。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