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6分)
1.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氯水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 B.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和Fe反应
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雾状;光照H2和Cl2
的混合气体时,迅速化合而爆炸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答案 B
解析 A选项,氯水与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B选项,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错误;D选项,HClO见光分解,使Cl2+H2O
HCl+HClO右移,最终变成稀盐酸,正确。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MnO2、浓盐酸反应来制取干燥的氯气并验证其有无漂白性,所用装置(数量可满足需要,不含制气装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满分:100分
A.按气流流动的先后顺序,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dacbe B.按气流流动的先后顺序,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dabae C.装置e的主要用途是制备NaClO
D.若实验中使用到装置c且布条褪色,则说明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 答案 B
解析 为确定氯气有无漂白性,需要进入到装置b中的氯气中不含HCl及水蒸气,故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硫酸除去水,为防止装置e中水蒸气进入装置b中,在装置b、e之间还应加装一个装置a,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A、C错误,B正确;由装置b中现象可判断Cl2有无漂白性,湿润有色布条褪色是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引起的,D错误。
3.标准状况下,将a L H2和Cl2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得到气体X,将X气体通入含b mol NaOH的热溶液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NaOH无剩余,测得反应后溶液中含Cl
-
、ClO、ClO3,且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8∶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X为纯净物
B.原混合气体中Cl2的物质的量为 mol
2×22.4
--
a 1
C.原混合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为?
?a-b? mol
?
?22.42?
D.含b mol NaOH的热溶液的质量为40b g 答案 C
解析 a L H2和Cl2的混合气体反应时,若刚好完全反应,则无H2和Cl2剩余,只得到HCl,HCl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Cl和H2O,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lO、ClO3,所以X为混合物,A项错误;由A项分析可知,混合气体中H2和Cl2的物质的量一定不相等,即Cl2的物质的量一定不等于
-
-
-
-
-
mol,B项错误;反应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等于Cl
2×22.4
a+
、ClO、ClO3三者的物质的量之和,也等于原混合气体中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所以原混合
?-?气体中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原混合气体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C项正确;? mol,
2?22.42?
选项D忽略了溶剂H2O的质量,D项错误。
4.[2016·山西模拟]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ab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反应
B.Ⅱ图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 mL(条件相同) 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绿色 D.Ⅳ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 答案 B
解析 浓盐酸随反应的进行会变稀,稀盐酸和MnO2不反应,A项错误;Cu丝与Cl2反应时生成棕黄色的烟,C项错误;Cl2没有漂白性而HClO有漂白性,D项错误。
5.用经Cl2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①Na2SO3;②KI;③AlCl3;④FeCl2;⑤AgNO3;⑥稀盐酸。发现部分药品变质,它们是( )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2
C.①②④ 答案 A
D.③⑥
-
+
解析 用Cl2消毒的自来水中,含有盐酸和氧化剂HClO,Cl能使Ag沉淀,HClO能将SO3、Fe、I等氧化。
6.[2015·衡水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氯水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氯水中含有7种微粒,其可以与AgNO3、FeBr2等多种物质反应 ④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 ⑤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能提高溶液中HClO的浓度 ⑥氯气可置换出碘化钾溶液中的碘,氟气也可置换出碘化钾溶液中的碘 ⑦HClO的电子式:HClO ⑧“84”消毒液与洁厕灵(含盐酸)不能混用,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的HClO易分解,降低清洁效果
A.①③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答案 C
解析 ①Cl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②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不能形成浓溶液,吸收的Cl2较少,实验室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错误;④HCl易溶于水,错误;⑤CaCO3可以与HCl反应,促使反应Cl2+H2O
HCl+HClO平衡正向移动,c(HClO)
····
··········
··
····
········
2-
2+
-
增大,正确;⑥氟气可与水反应,不能置换出碘,错误;⑦HClO的电子式为HOCl,错误;⑧“84”消毒液与洁厕灵反应:ClO+Cl+2H===Cl2↑+H2O,生成有毒的Cl2,而不能混用,错误。
7.[2015·淄博模拟]下列对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B.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4
C.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橙红色
D.由Ca(ClO)2+CO2+H2O===CaCO3↓+2HClO可推出Ca(ClO)2+SO2+H2O===CaSO3↓+2HClO
答案 C
解析 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其生成物与Fe的量无关,A项错误;氯水中有漂白性的HClO,可漂白pH试纸,B项错误;NaBr与氯水中的Cl2反应:2NaBr+Cl2===2NaCl+Br2,Br2被CCl4萃取,故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C项正确;D项中的CaSO3会被HClO氧化为CaSO4,错误。
8.[2015·马鞍山质检]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 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叙述中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I+2H===I2+Cl+H2O B.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 C.蓝色逐渐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3
-
-
-
+
-
-
-
+
D.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O>I2>SO4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后,发生反应:ClO+2I+2H===I2+Cl+H2O,从而使淀粉-KI溶液变蓝,再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发生反应SO3+I2+H2O===SO4+2H+2I,蓝色逐渐消失,由此可以得出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O>I2>SO4。
9.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的实验是( ) 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 B.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褪去
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Br
D.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取无色的水层,并加入氯水,溶液呈橙色,则含有Br
答案 D
解析 A项,在KI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也会置换出单质碘而使溶液变色,故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溴离子;B项,溴离子和碘离子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可能是萃取单质碘而显色,并没有溴单质产生;D项,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由于氧化性Br2>Fe>I2,KI与Fe反应产生单质碘,再用CCl4萃取后,取无色的水层并加入氯水,会置换出单质溴而使溶液呈橙色。
10.[2015·晋江联考]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还原性 B.地震灾区和洪涝灾区都用漂白粉消毒,主要是利用漂白粉溶液的碱性 C.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D.能用同一原理解释ClO与Fe、H均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 C
解析 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的原因是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A错误;地震灾区和洪涝灾区用漂白粉消毒是利用了漂白粉的强氧化性,B错误;ClO与Fe
+
-
+
-
2
-
2+
+
3+
3+
-
-
-
-
-
2-
2-
2-
+
-
-
-
+
-
-2-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lO与H反应生成HClO为弱酸而不能大量共存。 11.[2015·福建质检]一氯化碘(ICl)、三氯化碘(ICl3)是卤素互化物,它们的性质与
卤素单质相似,如:2ICl+2Zn===ZnI2+ZnCl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ICl3与水反应的产物为HI和HClO B.ICl3与KI反应时,氯元素被还原
C.ICl与冷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Cl+2OH===IO+Cl+H2O D.ICl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解析 ICl3中I元素为+3价,Cl元素为-1价,当ICl3与水反应时,I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形成HIO2,Cl与水电离出的H结合形成HCl,A项错误;ICl3与KI反应时,ICl3中的+3价碘元素被还原,B项错误;ICl中I元素为+1价,Cl元素为-1价,则IC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Cl+2OH===IO+Cl+H2O,C项正确;ICl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Cl+H2O===HIO+HCl,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
4
-
-
-
-
-
+
3+
-
-
-
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12.[2015·新疆一模](12分) 已知溴单质的沸点为59 ℃,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从工业溴中提纯溴单质的实验中使用如下装置:
(1)①实验室保存液溴的方法是________,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中液体产物的颜色为________,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填操作名称)。
⑤工业上常用SO2水溶液吸收Br2,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r2和FeCl3的稀溶液均呈黄色。将少量稀溴水滴入稀FeCl2溶液得黄色溶液,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二者混合能否发生反应:取少量混合溶液,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色,他认为二者未发生化学反应,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合理实验检验溴水和FeCl2溶液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水封法 冷凝管 ②Br2能腐蚀橡胶 ③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 ℃时的馏分 ④深红棕色 分液(或蒸馏) ⑤Br2+SO2+2H2O===4H+SO4+2Br
(2)Br2和Fe都能把I氧化成I2,使溶液变蓝,无法得出结论 取少量黄色混合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反之不反应
解析 (1)①液溴容易挥发,应加入水液封。仪器B为冷凝管。②Br2能腐蚀橡胶,因此整套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③该装置利用蒸馏法提纯溴,因此应控制好温度计b的温度,收集59 ℃时的馏分。④C中产物为液溴,颜色为深红棕色。加入NaBr溶液,发生反应:2NaBr+Cl2===2NaCl+Br2,欲分离出Br2,可以用萃取分液的方法或蒸馏法。⑤SO2水溶液吸收Br2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SO4+2Br。
13.(12分)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想制取饱和氯水,并进行氯水的性质实验。他们使用如图装置制取较多量的饱和氯水,请回答:
5
-
+
2-
3+
-
+
2-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规范特训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