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试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试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论文关键词: 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特殊作用

论文摘 要: 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人心自有语言难通而音乐可通的领域,音乐淋漓尽致地表达、展现了人类内心深邃的喜悦、悲哀等复杂情感。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手段,也是对素质教育的补充与完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愉心养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育人以德,育人以情;具有唤醒与开发人的智慧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完善思维品质,引领学生塑造和谐人格的独特作用。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类进入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时代。要适应竞争愈演愈烈的社会,人的综合素质、身心健康日显重要,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然是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在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完善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今社会,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区域性经济落后的差异,更有思想上滞后的因素,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目的要求和音乐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位。作为执教多年的一线教师,我就此种现象谈谈看法。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十一世纪,要跻身于激烈的国际行列并能在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地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素质和人才问题。未来的人才即今天的中小学生们,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模式、教育质量如何,关系着国民整体素质水平的优劣,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当前,我国从上到下口号一致、行动统一,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服务,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是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使学生的个性得以生动活泼、协同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必然结果。 二、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旨在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倾力于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个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本质上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是以尊重人的主动发展、注重智慧潜能的开发、注重健全个性的锻造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三、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荀子云:“从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礼之经也。”音乐艺术里所蕴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成为优化人才素质的有力扶手。以美扬善、以美导行、愉悦养性,让音乐教育成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特殊的作用。 (一)育人以情,育人以德。

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大凡深有造诣的教育家都深谙此道,人心自有语言难通而音乐可通的领域。音乐为作万德胚胎的源泉,可以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格要求。

中国艺术历来强调美善合一,音乐教育要担负起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重任,要帮助学生辨是非黑白,知善恶美丑,并形成鲜明的爱憎感情。

音乐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自律工具,融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使德育潜移默化,沁人心脾。音乐教育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为根本目的。要使他们喜欢音乐、懂得音乐,主动地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继而可以水到渠成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去主动尝试着创造美。

贺绿汀说:“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音乐中丰富的歌、多彩的曲都蕴藏着美,美善合一的理念贯穿于学习的始终,音乐情感所表现的多态美使孩子情感丰富,适时诱导,适度拓展,促进学生在聆听、演唱过程中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以高雅的审美情趣,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格要求。

如古琴曲《梅花三弄》,它是美善合一的审美原则对中国传统器乐影响的代表作之一。主题音乐节奏平稳,曲调流畅,音调高亢。它以梅花刚健、挺拔、超尘脱俗的清高形象,以梅花抗严寒、傲风雪的性格来比喻不屈不挠的高尚品格,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二)启迪智慧,完善思维品质。

美国靠什么强大?创造学鼻祖奥斯本认为:“想象力建立了强大的美国。”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爱想象是中小学生的天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发掘想象力,完善人的形象思维;注重实践,促进潜意识诱发其灵感,协调全脑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效能性激发青少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潜质。音乐艺术教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1.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是未来人才最重要的品格。音乐作为一门最富于想象力的艺术最根本的优势就在于它能高效能地开发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在音乐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出来的教学情境、教师赋予谐美性的语言诱导、师生互动中的角色转换、合作探究中的对比聆听辨析等诸多方面,激发并维持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着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不断地去想象、联想、思考、品位??继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艺术享受。

音乐欣赏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学生形象思维的建立,首先表现为对乐曲的直觉感应,这又依赖于视觉代表物或语言的启迪和表达。教师适时、适度予以诱导,驱动学生“习惯于首先看到曲调就像看到地图一样——看他、感觉他”,让学生自发、自觉地步入音乐的殿堂,去深刻感受美妙的旋律。 如在《飘逸的南国风》中赏析弥渡山歌,可以选择具有浓郁的云南风情的《小河淌水》导入。那质朴自然、富于想象的歌词,从容舒展、自由流畅的节奏,婉转起伏、清新优美的旋律,定会使学生陶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

通过循序渐进的欣赏教学,让学生面对内容不同、风格迥异的歌(乐)曲欣赏,可以驱动学生逐步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形成自觉思维,深入理解词曲创作意图,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成型;可以强化学生的艺术通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进而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延伸至今后对人生、社会的理解、体验和认识。

2.创造力的开发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歌唱教学、器乐演奏和舞蹈表演,从二度创作的角度去进行美学思考,激发思维兴趣,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发展创造性思维所不可或缺的。

(1)舞美创编,心神合一。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引导学生随着音乐唱起深情欢快的歌谣,跳起即兴创编的舞蹈组合,真情流露、个性飞扬,随心所欲地享受到登台演练的兴奋。“听听—想想—唱唱—跳跳”,多层次地“重复”,成功搭建自信的平台,对于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无疑是一种催化剂。 (2)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思维的开发。

场景与心境的创设、节奏训练中的创作、旋律的创作,深化了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功能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在于模仿,更要创造。独立性是进行创造活动必不可少的个性品质。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让学生在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尝试着用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去描述某种心境、场景,让潜意识成为首创的思维成果,有利于培植、发展个人的独创能力。如:提供场景、心境文字材料,让学生自由组合即兴创编,共同表演:久旱无雨时节农民的心境、暴风雨中渔民划船归来场景、第一次走上舞台的心境??易于唤起众多学生的自信,从而对艺术创造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此不再惧怕创造。团结协作的思维创造成果交流后,首创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继续创造的动力。 转贴于 http://www.zidir.com 朱载堉说:“八音者以节奏为至要。”节奏训练一直是音乐艺术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如:要求创作快乐的心情、悲哀的情绪、深秋时节树叶凋零、阳春三月莺歌燕舞??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尽情发散思维,自然会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这种思维的更替、叠加过程,也正是开发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充分调动学生的敏锐感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理利用旧知,学会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并尝试去创造,是音乐艺术教育的目标。在音乐艺术教育教学中,从动机、乐汇、乐句的创造开始入手,循序渐进引领学生逐步去表现真挚的感情、创造优美的音乐旋律。此种实践活动没有对错,只有思维层次的差异,绚烂多姿的首创成果及教师肯定性的评价,是学生终身难忘的记忆。合理科学的诱导让创造的源泉从此喷发,一发而不可收。 (三)音乐教育可以塑造和谐的人格

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艺术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育人而不以培养音乐特长为目的。它以情感为中介,能更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在塑造和谐的人格方面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1.以美扬善

(1)教材的内在美,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远大而正确的人生目标。

试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试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论文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特殊作用论文摘要: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人心自有语言难通而音乐可通的领域,音乐淋漓尽致地表达、展现了人类内心深邃的喜悦、悲哀等复杂情感。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手段,也是对素质教育的补充与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mm173xolo8iiwn479f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