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考研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708)中国语言文学综合 (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1.民间文学概论 童庆炳《语言学教程》 3.《古代汉语》王力、 4.《中国古代文学史》袁版

关于英语复习的一些小方法

英语就是平时一定要做真题,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查出来,总结到笔记上,背诵单词,在考试之前,可以不用大块的时间,但一定要每天都看最起码2小时英语,把英语当做日常的任务,真题一定要做,而且单词要背熟,我在考试之前背了3遍的考研单词,作文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在考场灵活运用。

我从开始准备考试起每天要背单词,不要一直往后背,可以第二天复习前一天背的然后再往下走。我买的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这本书我觉得好的一点是,每一页底下都有这一页的单词回顾,方便第二天复习,我大概每天背两个单元。

如果开始备考的早的话真题可以先放一放,因为数量比较少很宝贵,可以先阅读模拟题或者经济学人之类,不用做题,每天认真阅读两篇即可。我大概是八月份左右月份英语开始做的真题,开始的时候每天两三篇阅读,做完之后认真对答案和看错题找正确答案的思路,把有价值的句子和陌生单词都记下来弄懂背过。没有停下一直在背,把之前背过但是后来看没有印象的单词(这些单词之前已经标记过了)再过一遍。

在做完阅读真题之后,后面开始做真题套卷,这时候可以买一本新的真题,防止自己之前做题的想法干扰自己。我听同学们的买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回来发现老师讲的很有条理,比较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我认为完型其实不用特别抽出时间练习,完型翻译和作文在后两个月一起练练就可以,其实完型翻译这几年出的不是特别难了。作文可以从机构或者老师出的模板和平时做阅读中的积累,挑出一些句子,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模板”,但是在练习时期一定要动手写,将不同的话题融汇到模板中,这样到考场上就算时间不够也可以不慌不忙随机应变。真题如果你已经搞了三四遍了,思路也弄懂了,阅读中也没有陌生词汇了,

我觉得那你可以开始做做模拟题,但是最重要还是真题,模拟题尽量少做。

做真题的要求:

1、每天做1篇真题阅读,并分析。不建议一次性做完4篇,每天分析一篇,因为刚刚做完时对自己读文章的思考还记忆犹新,趁热打铁分析文章效果更好。

2、分析文章主要靠翻译。个人比较喜欢手译,一边写你的思路会更清晰,也能暴露出更多问题。翻译的时候先找句子主干,然后找从句,结构理清楚再翻译每个部分,然后根据逻辑关系把每部分的中文译文串起来。

3、第一遍做题目分析不是重点,主要怕分析完记住答案,影响后面刷题。但完全不看题目也不现实。做完题简单对一下答案,然后根据原文的翻译分析一下每个选项对错的原因就好。

以上,就是我提高英语能力的方法,但是经验始终都只是经验,只可以参考。还是那句话:方法有很多,但是原则不能变。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要遵循那条原则:大量->总结->重复。

专业课

我是从五月份开始看(708)中国语言文学综合并做笔记,以题目的形式对知识点做笔记,方便后期背诵。对于一些特别偏的怪的可以不做背诵,了解就行。如果你开始的早就可以慢点进行,这样可以边做笔记边加深印象,对后期会有很大帮助,间接地提升自信心,加大动力。我是自己做的笔记,后期发现自己整理的笔记内容太多就买了一本学长的笔记,整理的比较简洁,可以结合自己的笔记综合一下,优化一下,最终确定整理好要重点的内容。(避免后期慌乱,影响心态,影响复习进度)。

而且必须及时回顾,否则会忘得特别快甚至忘得一干二净,那样你会特别难过,不要贪快,一定要有规划,具体到每天背几题几页,每天回顾几题几页。这样效率会很高,切记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全部背完一遍之后,你就可以放快速度再过两遍。这样,时间就差不多。如果担心时间不够,可以开始的早点。

对于专业课,我想说的是注意分析真题和知识的基础连贯性,真题至关重要,分析真题你才能跟着学校的命题思维去走,以及在总结了学校的命题思维之后注意总结和转换自己固有的思路,等上了考场你会发现考题你很眼熟、思路和你平时复习的很相近,然后再在答题中注意用心去答,配合自己答题的整体思路条理性,切忌把知道的相关知识全部往上搬,乱成一团。务必让老师看见你清晰的思路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你就可以在众多考卷中出彩。

详细跟大家说说真题如何使用

真题是考研的灵魂。大多数同学是基本不会使用真题的。真题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收集最近真题即可。

第二,将真题中所考到的考点在笔记中一一标出。一般来讲,重点始终是重点,有些重点会连续几年一直考,有些重点是隔几年考一次。本校一次没考过的重点,其他学校考过的也要重点看。

第三,明确考点分布。一般来讲,每个学校的考研试题,对每个部分的知识点都会有涉及。比如

1、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

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2、苏梅:苏舜钦在诗歌上创作上与梅尧臣齐名,人称苏梅。

3、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4、苏黄:在宋代,黄庭坚被认为是与苏轼并驾齐驱的诗人,称之为“苏黄”。 5、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6、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7、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8、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9、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

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等等宋诗部分的知识点是肯定会涉及到的。

第四,按题型进行考点提炼。把近年真题中每个题型的考点单独列出,绘制表格。

第五,趋势判断。根据真题可以对明年考点进行预判,比如某种形式的考题在近年的命题中,没有出现过,这预示着命题的一种风格的转变,向更加综合性与专业性转变。如下面这种题的比例是不是正在降低。

第六,知识检验。真题是知识检验的好工具,到11月份之后,建议每天抽几个题目进行练习,一定要写在纸上!这是对于手速和思维的双向练习,很多时候,背过不一定能写出来,写出来不一定条理清晰。练习的过程也是整理思路的过程。比如我在考试前一个月,每天练习5个重点题型和重难点的知识点,这使得我能把整个知识点脉络一一贯通起来。正是这样的刻意练习,方使得我在考场上,应对自如。

习题选择

习题集直接用研教新版就可以了,主要是这个习题集更加贴近真题,完全就是命题老师的思路,我甚至觉得这个书就有命题老师参与编写,里面基本年年都会出现原题,之前学长说研教新版里面多的时候能出现三四个原题,我还觉得夸

张,结果考试的时候我自己也遇到了两道原题。

碎片时间具有时间性,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个人常见的碎片时间分布规律,大多聚焦在早上、下午还是晚上,或是周末节假日。

对碎片时间进行梳理,了解自己在这些时间里做些什么事情,有没有哪些碎片时间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原本制定计划早上背单词1个小时,但又抵挡不住手机的诱惑,时不时地刷刷朋友圈,或者一会喝口水、一会调个灯光之类的事情,要尽量减少这类转移注意力的行为。

如果短时间内的碎片时间缺乏规律性,可以把观察时间拉长,分析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内的具体情况,找到其中的规律。

碎片时间最重要的是用来弥补自身原有的不足,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在备考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做一个明确的学习评价。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才能知道自己的碎片时间里更适合做些什么,学些什么。

假设你现在有5分钟的碎片时间,想弄清楚一个问题,最好是自己比较薄弱的方面,比如“陆游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从内容来说,陆游的诗主要有两类,一类表现民族意识和爱国感情,一类写景物和日常生活。这两类作品在艺术上也有不同的特色。

第一类是陆游诗歌的主旋律。这类作品主要由两方面的主题构成,一方面是表现许身报国、恢复中原、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一方面是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报国无门的悲愤。这两方面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这一类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突出特点,表现在:第一,往往借助于梦境的描写来表达恢复中原的愿望。第二,往往不对某一事物作静态细致的描绘,而是注重自我情感的宣泄。第三,语多豪壮。这些特点构成了陆游诗豪放浪漫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白,陆游也

因此有了“小李白”之称。第二类诗以描写日常生活及景物为主,往往从平常的景象中体悟出特别的意味,因此写得意境优美,耐人寻味,在平淡自然的风格中,时常可见对语言的精心锤炼。”这是我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所以那时候经常利用碎片时间来复习这个知识点。

有哪些碎片时间

1、事实上,有些碎片时间是意想不到的。比如去办一件事情,需要排队、等人、等车,如果此时书包里装着备考材料,就能有效填补空白,不至于因为浪费时间而心慌了。

2、睡前和醒后的时间也可充分利用。晚上睡前这段时间可主要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根据遗忘曲线规律,对于24小时内接触过的信息,每个人大约能保持34%的记忆,这时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这样的回顾更易储存,会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期记忆,并且睡眠过程中记忆不会停止,大脑仍然会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储存。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就需要你自己去发现咯。 (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不好把握,得补充很多重点各人的基础和感觉不一样,我当时第一个困惑是:如何答题才能高分,是否得照参考书上写。后来才发现这是个伪问题。笔记最好是自己做的,或详或略,为的是到了在最后两三周内能够扔掉书,光看着条目清晰的笔记,回想起要点(此时基本都忘光了,但经由笔记再次识记却很容易),重点部分烂熟于心。——这似乎是大多经验贴在笔记方面提的建议,自己的复习也是按此而行。但做教科书的笔记是一个十分磨人的体验,一者,这些都只是骨架的搬运,经常是干了半天,还是感觉两手空空。高考时应试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时不时很沮丧。

当然,反过来说,这也验证了我心态不好:太心急了,看到保研的同学悠然自在已经开始跟着导师读书,我还在折腾这些无聊教科书,想想我就恼火得想把书扔了。如今回顾,应该给自己安排更多的节目以资调节。不是说隔三差五跑出去外面玩,而是看闲书。复习过程中的延续性很重要,很多人说要练坐功,保证每天按部就班心平气和地看书。不能乱动,也要防止看考研书看到恶心,需要大家自己斟酌了。

再来说说笔记,一定要有一份自己的笔记。我认为“往年学长笔记”的参考价值不大,如果有条件可以看看,如果没条件也不必耿耿。我去年首先有一份亲学姐的笔记;其次我还花了八百多块买了许多不同渠道的笔记,但这些笔记总是感觉欠缺了点什么,于是最后只得自己看书,并做笔记。最好的东西不一定对自己而言也就是最好,最适合的东西对自己而言才是最好的,而自己做的笔记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笔记。可能会发现,每一个学长好像都有自己的笔记可以去分享,正是因为大家都做过这样一个掺杂着自己理解、适合个人去记忆的私人订制笔记。

第二,可以尝试电子版笔记。因为我写字又丑又慢,所以选择了做电子版笔记;因为我觉得电脑不太便携所以我选择了用手机做笔记。十几万字的笔记我就是两只大拇指用手机敲出来的。电子版笔记的好处是,其一便于修改;其二不易遗失;其三,比手写快且整洁。我的电子笔记我再整理整理,后期如果有需求的话可以无偿放出来。

第三,我理解的笔记包括三种类型,基础知识笔记、线索笔记、真题笔记。其中真题笔记可能算是后期重点了。

再说说真题吧,真题依旧是第一位的资料,复习的第一天你手上就应该有这几年的真题,对复习重点心中有数,比如下面这几种提就是当时我从真题里面提炼出来的重点,进行了重点复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记录这个词的汉字结构上反映出来的,并在古代文献用例中得到证明的含义。如“向”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

二、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是词义演变的结果。 (从词义演变来看,在一个词的众多意义之间,并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往往有源与流的关系,其中一个意义是最初的,即本义;其他意义是在这个最初意义的基础上发展派生而来的,称为引申义。如“向”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诗经·幽风·七月》:“塞向土景户。”由朝北这个本意,引申为朝着或对着。又如”道”字,本意是路。《诗经·秦风·蒹葭》:“道阻且长”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引申为正当的手段,《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应用:具体的字的本义、引申义的分析。

三、怎样分析词的本义: 主要凭借字形,还要结合该词的语音形式和古代的文献资料。这里说的字形,主要是小篆以前的古文字形体。如“解”,《说文》:“判也,从刀判牛角。”这是本义。

四、怎样分析词的引申义:

引申义有远近之分,近引申义指直接引申义,远引申义指间接引申义。 1、直接引申义是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如“好”本义指貌美,引申为一般事物的美好。 2、间接引申义是指由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有时不容易让人意识到,如“朝”由本义“早晨”辗转引申为“朝代”,长短的“长”辗转

引申为“首长”的“长”。 两个不同的字在意义上可以发生关系,因为引申意义较远,一般人已经不能意识到它是一个意义的引申,为了要求区别就另造了一个字来代替它。如“树”由“栽种”引申为“树立”,另造“竖”字来代替,“竖”就是“树”的引申义。

五、假借义:由“本无其意。依声托字”而产生的,是因为音同被某字假借后所具有的与本义无关的意义。如“解”字本义为“解牛”,《辞海》中所言“解”,又同“蟹”,同“獬”等,都是假借义。”

冲刺阶段,最好你手上就只有真题和笔记。专业课真题很重要,尽量买一套。你可以对照书,把真题答案找一遍,也是再巩固一遍书本。可以把真题补充在你的笔记上,因为都是以题目的形式,比较清晰明了。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一下,专业课的真题是真的非常有用,不仅专业课真题,公共课真题同样如此,比如政治和英语。关于英语真题,阅读理解是重点,我们要将文章中的重点单词记下来,而且还需要一套非常全面透彻的真题解析,《木糖英语真题手译》上的解析对题目分析就很透彻有条理。最重要的是根据题目与原文分析答案,而不是在知道答案后,去反推是怎样得出的这个答案。这种方法对做题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并且也能够用在专业课的某些题上。对于政治来讲,真题的用法是分析出考题一般会给出怎样的错误答案来混淆你的视听,这里需按照马原、毛概等五个模块进行分析,而李凡《政治新时器》其中一本关于真题分析的部分,内容非常全面,建议看一看。公共课部分就不多讲了,接着我们回到专业课部分。

再谈一下专业课习题的问题,这里建议大家只要精做习题就好了,研教新版

的习题一定要研究透,它和真题的地位是一样的,通过研教新版习题同样可以熟悉真实考试的套路,而且研教新版中每年都会出现原题,比如下面这两道题在我考试中遇到的基础题,就是我在研教新版习题中已经做过好几遍的。

本专业知识零碎不成系统,做题还是起了作用,下面说说复试面试的情况 进如面试的考场以后就会发现五位老师坐在大桌子对面笑吟吟得看着你,然后指着椅子“sit down”;之后,\接着进行一段三分钟以内的自我介绍。之前准备的稿件可能要背得比较溜吧,我中间忘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内容,卡了一小会,应该是不到两分钟就介绍完了。全程下来也就是五六分钟的样子。

在卡壳的地方甚至老师也会主动打圆场。我觉得,老师似乎比学生更怕冷场,所以其实面试也没什么好怕的。

说说复习中的日常生活

如果你能每天认真地反省自己,那么你就可以从每天进步中获得信心,从每天的查漏补缺中再次进步。

学习要保证质量

学习要保现在自习教室里还有很多人在自习的时候,三心二意,有的吃东西,有的只是坐着熬时间,一天下来也不知道学了什么。有过考研经验的人知道,尤其是到了要上考场的前一两个月,心里发慌,学习效率必然不高。希望大家懂得

时间管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学习时就认真对待,不要把整块的学习时间打散,一会干这个,一会干那个,因为学习被打断后,学习热情是会减退的。

保持健康的状态

这里的健康不仅指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尤其指积极向上的心态,有些人在整个考研过程中都过的那么的滋润,那是因为心态好,而且还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当然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锻炼身体,生活要有规律。有些人可能半年一年也不生病,可是因为学习耗体力,每年都有人是因为健康原因而不能踏进考场,就是因为没有锻炼身体或者生活没有规律。每天锻炼半小时或者每周锻炼两三次,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是难事,如果是的话,那也是借口。

获得充足的睡眠

获得充足的睡眠对你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战胜压力至关重要。自古以来,人们都把睡眠当作一种重要的养生方法。在众多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充足的睡眠不仅意味着每天睡固定的小时,同时意味着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就寝。考研的最后阶段,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很多同学会占用睡眠时间来学习,这样是得不偿失的。在你疲倦不想学习的时候,大可以美美的睡上一觉。在睡前不妨喝杯蜂蜜加牛奶,可以帮你迅速的进入梦乡。

调节饮食结构

调节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及其重要的物质基础,不仅关系到身体健康,还能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变化。考试是心力和体力的斗争,由于复习的辛苦,难免有些人在临近考试的时候病倒,这是最不应该发生的。我们需要营养平衡以保持我们身体能够抵抗疾病,修复损伤,迅速清晰地进行思维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膳食之外,还要多注意补充对大脑有好处的食品。

转换复习的方式

如果时间安排的较紧,没有大块的时间用于休息的话,就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放松。例如,政治背累了可以看看专业课,自己画一画知识的脉络图,或者抄写些英语作文的经典例句。如果这些都累了,那就整理一下复习的资料。有条件的话,可以上一下各个考研网站,浏览一下考研的最新动态及各种学习方法的介绍,与网友交流一下考研心得。毕竟现在是个信息的时代。

写到这里,已经很多字了,但是想说的还有许多许多。考研之路真的很不易,我这里还有一些考研资料,包括历年真题和笔记、专业课视频等,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我都上传在里面了,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我。

新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ml172pa945o77k30e8m0fvqu4yw2700pe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