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A. 实验中观察玻璃片上的水是否会结冰并和烧杯粘在-起 B. 实验过程中可闻到刺激性的氨味 C. 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D. 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若Ba(OH)2·8H2O和NH4Cl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会导致温度降低,使玻璃片上的水结冰,导致玻璃片和烧杯粘在-起,故A正确;

B项、Ba(OH)2·8H2O和NH4Cl晶体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氨气,可闻到刺激性的氨味,故B正确; C项、该反应为熵增的反应,常温可自发进行,故C错误;

D项、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Ba(OH)2·8H2O和NH4Cl晶体的反应是一个熵增的吸热反应,常温下△H—T△S<0,常温可自发进行是解答关键。

11.SOCl2是-种低沸点液态化合物,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常用作脱水剂。某同学向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滴加8~10滴SO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锥形瓶中有白雾产生,并有刺激性气味

B. 将产生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迅速褪色 C.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 将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可以得到无水AlCl3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向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滴加8~10滴SOCl2,SOCl2遇水剧烈反应生成SO2和HCl,可观察到锥形瓶中有白雾产生,并有刺激性气味,故A正确;

B项、SOCl2遇水剧烈反应生成SO2和HCl,SO2和HCl为酸性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 6 -

故B错误;

C项、SOCl2遇水剧烈反应生成SO2和HCl,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盐酸,盐酸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C正确;

D项、AlCl3·6H2O直接加热,AlCl3会发生水解反应,将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SOCl2能夺取AlCl3·6H2O中的结晶水,并与水反应生成SO2和HCl,HCl能抑制AlCl3的水解得到无水AlCl3,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AlCl3·6H2O直接加热,AlCl3会发生水解反应,将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SOCl2能夺取AlCl3·6H2O中的结晶水,并与水反应生成SO2和HCl,HCl能抑制AlCl3的水解是解答关键。

12.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欲使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下列操作一定达不到目的的是

A. 向甲烧杯中加入适量CaO C. 向乙烧杯中加入适量冰块 【答案】D 【解析】

B. 向甲中试管内滴加适量浓硫酸 D. 增大甲装置所在环境的压强

【详解】A项、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向甲烧杯中加入适量会使甲中反应温度高于乙,反应速率大于乙,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A错误;

B项、向甲中试管内滴加适量浓硫酸,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B错误;

C项、向乙烧杯中加入适量冰块,反应温度会低于甲,反应速率小于甲,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C错误;

D项、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都不是气体,增大甲装置所在环境的压强,不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都不是气体,

- 7 -

增大甲装置所在环境的压强,不能改变反应速率是解答关键。

13.某小组进行如图实验。欲使溶液红色加深,下列操作或分析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KCl固体

B. 再滴加5~6滴1 mol/L KSCN溶液 C. 再滴加3~5滴0.01 mol/L NaOH溶液

D. 对溶液降温,也可观察到溶液红色加深,说明反应为:FeCl3+3KSCN3KCl△H>0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SCN

3+

Fe(SCN)3+

Fe(SCN)3,加入少

量KCl固体,溶液中Fe3+和SCN—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溶液红色不变,故A错误; B项、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SCN

3+

Fe(SCN)3,再滴加5~6滴1

mol/L KSCN溶液,溶液中SCN—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e(SCN)3的浓度增大,溶液红色加深,故B正确;

C项、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

Fe(SCN)3,再滴加3~5滴

0.01 mol/L NaOH溶液,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溶液中Fe3+的浓度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Fe(SCN)3的浓度减小,溶液红色变浅,故C错误; D项、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

Fe(SCN)3,对溶液降温,也

可观察到溶液红色加深,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0,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实质为Fe3++3SCN—

3+

Fe(SCN)3,加入少量KCl固体,

溶液中Fe和SCN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

14.德国化学家哈伯在合成氨方面的研究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合成氨的工业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8 -

A. 增大压强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又可以提高原料转化率 B. 升高温度可提高平衡转化率

C. 冷却过程中采用热交换有助于节约能源 D. 原料循环可提高其利用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原料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

B项、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

C项、冷却过程中采用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利用余热,节约能源,故C正确;

D项、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操作的原因主要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即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故D正确; 故选B。

15.水垢的主要成分包括CaCO3、CaSO4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容易产生水垢的水-般是硬水 B. 盐酸去除水垢的能力比醋酸更好

C. 可用小苏打去除电水壶中的水垢,因为小苏打溶液显酸性 D. 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浸泡,再用酸去除 【答案】C 【解析】

的- 9 -

【详解】A项、硬水一般是指含有较低钙、镁离子的水,在加热过程中,硬水容易产生水垢,

故A正确;

B项、盐酸和醋酸都能去除水垢,盐酸的酸性强于醋酸,更易与水垢中碳酸钙反应,去除水垢的能力比醋酸更好,故B正确;

C项、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项、微溶的硫酸钙不能与酸反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难溶的碳酸钙,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钙盐,达到去除水垢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烧水壶有了水垢,可将几勺醋放入水中,烧一二个小时,水垢即除;如水垢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则可将纯碱溶液倒在水壶里烧煮,可去垢。

16.已知Ksp(AgCl)=1.8×10-10。向盛有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等体积0.1 mol/L NaCl溶液,静置沉降,取上层清液和下层悬浊液分别进行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上层清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B. 向清液中滴加0.1 mol/L AgNO3溶液,c(Cl)不变 C. 向悬浊液中滴加0.1 mol/L KI溶液,不会有明显变化

D. 向悬浊液中加入适量浓氨水,混合液变澄清,说明AgCl可溶于强碱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0.1 mol/L AgNO3溶液与等体积0.1 mol/L Na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静置沉降,上层清液为氯化银的饱和溶液,下层为氯化银悬浊液,故A正确; B项、向清液中滴加01 mol/L AgNO3溶液,溶液中银离子浓度增大,由Ksp(AgCl)=c(Ag+) c(Cl

)可知,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减小,故B错误;

C项、碘化银的溶度积小于氯化银,向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加0.1 mol/L KI溶液,氯化银白色沉淀会转化为黄色碘化银沉淀,故C错误;

D项、向悬浊液中加入适量浓氨水,氯化银与氨水反应生成溶于水的银氨络离子,混合液变澄清,但氯化银不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不溶于强碱,故D错误; 故选A。

17.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H2O2在某种酶催化作用下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0 -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A.实验中观察玻璃片上的水是否会结冰并和烧杯粘在-起B.实验过程中可闻到刺激性的氨味C.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D.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项、若Ba(OH)2·8H2O和NH4Cl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会导致温度降低,使玻璃片上的水结冰,导致玻璃片和烧杯粘在-起,故A正确;B项、Ba(OH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mfjw82mmw5v45r56fo51lh1d7s0s50093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