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 20200503211429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1

3思维的独特性; 4思维的敏感性。

(三)创造性思维的阶段: 1准备阶段; 2酝酿阶段; 3明朗阶段; 4验证阶段。

(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増强创造意识; 2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3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5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七、想象

(一)表象: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 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表象的特征:形象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表象是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二) 想象:人脑对已儲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加工方式: 1黏合; 2夸张; 3拟人化; 4典型化。

想象的作用: 1预见功能; 2补充知识经检; 3代替功能;

4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芋作用。

(三) 想象的种类

1. 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以划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如做梦)。 2. 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以分为: ① 再造想象: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 程;

②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包括科学幻想、理想、空想。

12

1. 2. 3. 4. 5. 6.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 1要扩大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儲存:

2教师要真正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描述关键词句和实物标志的含义; 3教师要唤型学生对教材的想象,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儲备;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检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第五章注意

一、 注意的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指向性和集中性。

(二) 注意的功能:

①选择功能;②保持功能;①调节和监督功能。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①适应性运动;②无关运动的停止;①呼吸运动的变化。

生理机制:①朝向反射;②脑干网状结构;③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

(四)认知理论

①过滤器理论;②衰减理论;③后期选择理论;④段阶段理论; ⑤认知资源理论;⑥双加工理论。

二、 注意的种类及规律

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可把注意分为: (―)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并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1客观因素一一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①刺激物的强度(相对强度); ②刺激物的新异性;

3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4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13

1. 2. 3. 4. 5.

主观条件一一人本身的状态 ①需要和兴趣; ②情绪与精神状态; 3知识经验。

(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对活动目的的理解; 合理的组织活动; 稳定的间接兴趣; 坚强的意志努力; 过去知识的影响。

(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的有预定目的、不需要 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和特殊形式。 “废寝忘食” “忙碌而不

二、 注意品质

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久性):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持续时间的长短。 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周期性变化;

注意的分散(分心):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的长时间作用引起的个体 被动的离开当前任务的现象。

1. 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一边, —边”

2. 注意的转移:根据任务要求,主动的把注意力从一个事物及时转移到另一个事物 上。

三、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

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釆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 1. 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2. 培养间接兴趣; 3.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4. 严格要求学生加强意志力培养。

(三)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进行教学

14

第六章情绪和情感

―、情绪、情感概述 (-)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和前提。

(二)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区别:

1. 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一一生物需要;情感一一社会性需要。

2.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发生的较晚, 是人类所特有的。

3. 从表现形式看:情绪一一情境性、冲动性、动揺性;情感一一稳定性、深刻性、 内隐性。

联系:

1. 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又会对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 2.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结的本质内容。

(三) 情绪情感的维度与两极性

情绪的维度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

L情绪的动力性有増力(提高人的活力)和减力(降低人的活力)两极; 1. 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2. 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温到狂怒; 3. 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四) 情绪、情感的功能: ① 駆动功能; ② 调节功能; ① 信号功能;

④ 感染功能(共鸣和移情): ⑤ 适应功能; ⑥ 健康功能。

(五) 情绪、情感与机体变化:

外部表现一一表情:①面部表情;②肢体表情;①言语表情。 功能'作用:1表情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 2是表达思想、传逢信息的重要手段; 3也是了解情绪、情感体验的客观指标。

(六)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区别: ① 认识过程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情绪、情感过程则是反映主客体之间的 需求关系;

② 认识过程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双事物,而情绪、情感是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 来反映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的关系;

15

①认识过程的随意性较强,情绪、情感过程只有通过认识过程,才具有某些随意的 性质。

联系:

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而且认识越深刻,相应的情感就会越 深厚;②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又会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过程。

二、情绪、情感的种类 (-)情绪状态的种类

(1)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外部表现的情况,可将情绪分成心境、激情、应激等。

①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具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心情〃 “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 则喜” ②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欣喜若狂”

③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急 中生智”

(二)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淮评价自身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 感体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平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求知欲”

“热爱真理”

(3) 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三、健康情绪

(-)良好情绪的培养

1. 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 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1)认知调节法;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情绪AEC”理论; (2)合理宣泄法(自我排解); (3)意志调节法; (4)转移注意法; (5)幽默法。

(二)自我防御机制 (1)压抑,也叫潜抑;

(2)否认;如“掩耳盗鈴” “眼不见,心不烦” (3)置换,又称移/置转移;

(4)文饰,即合理化;①酸葡萄;②甜柠檬;①推诿 (5)投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 202005032114291 

113思维的独特性;4思维的敏感性。(三)创造性思维的阶段:1准备阶段;2酝酿阶段;3明朗阶段;4验证阶段。(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増强创造意识;2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3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5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me0k1fekv7yqpo85se79mzf00wrvr00iv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