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辩证统一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③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内涵、辩证统一关系、运动规律、意义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
生产力:客观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
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决定: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便由新变旧,走向自己的反面。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现实意义:
①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
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正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决定: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反作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现实意义: ①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正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
②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第四章
一、剩余价值的理论意义
1、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2、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3、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抛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及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对内职能:政治统治、社会管理
对外职能:国际交往、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显然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的现象。其实,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形式:
民主和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由于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因此,它在关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各种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第五章
一、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后果
1、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打破了地域和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
(2)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对本国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2、后果:
1、对发达国家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是主要受益者。
2、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②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③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④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3、消极后果: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很少,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②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③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④使各国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实质
1、表现: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⑤ 政治制度的变化
2、原因: 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④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3、实质:
①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
2、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已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