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9.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答案:8.B 9.D
解析:第8题,注意读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可以从调水量的季节不均、开挖调水河道和穿越黄河等角度分析。第9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状况,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10~11题。
10.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11.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水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西北和华北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答案:10.A 11.C
解析:第10题,变调水为调电,可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调节黄河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第11题,西线工程线路最短,穿越巴颜喀拉山脉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输水,并通过黄河河道向西北和华北地区送水。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苏里格天然气田,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成为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2009年8月28日苏里格气田苏东—13号集气站建成投运。据此回答12~13题。
12.鄂尔多斯地区将大量向等大、中城市供气,此举对天然气输出地区的积极意义是( )
A.缓解东部大城市的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B.改变当地居民生活能源结构,消除因过度樵采而导致的土地沙化 C.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D.减少城市煤炭消费量,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13.一般说来,天然气埋藏的地质条件通常为( ) A.向斜构造 B.断层构造 C.褶皱构造 D.背斜构造 答案:12.C 13.D
解析:鄂尔多斯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能通过西气东输管道输出,则必然利于资源的开发,以及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可以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天然气多埋藏在背斜构造中。
11 / 14
读“我国某河流沿线地势剖面图”,结合上述材料,完成14~15题。
14.该河流可能是( ) A.京杭运河 B.黄河 C.长江 D.淮河 答案:A
解析:由其经过地区可以看出,该河流是南北走向的。
15.我国已利用该河道实施大规模调水工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 B.该工程不需动力调水,可以自流完成 C.该工程可调水量较为丰富,但水质较差 D.该工程实施过程中地形复杂,工程量很大 答案:C
解析:京杭运河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重要线路,调水量大但是水质比较差。 二、综合题(30分)
16.晋、陕、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由于蕴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而被称为“乌金三角”,目前已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能源生产基地。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乌金三角”地区某河流水文站某时段水文监测情况。
12 / 14
材料三 “乌金三角”地区某城市工业结构及其变化图。
(1)“乌金三角”地区作为我国“西电东送”北线的重要电力输出地,这里建设电站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哪些?
(2)实施“西电东送”工程,把“乌金三角”地区的电力调往京津唐地区,会对电力输入地区带来哪些好处?
(3)根据材料二,指出“乌金三角”地区雨季的降水特点,并分析雨季时河流流量与含沙量的关系。
(4)根据材料三,简析该城市面临的节能减排的压力。
答案:(1)该区域有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水源丰富;地形相对平坦,适合火电站的建设。
(2)缓解输入地电力紧张的问题;利于输入地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调整,进而改善环境质量。
(3)降水集中,以暴雨为主。雨季降水使地表径流增大,侵蚀作用加强;所以流量增大时,含沙量也相应增大(呈正相关)。
(4)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大,且煤炭、油气等工业比重呈上升趋势;能源利用中煤炭占绝对地位;这种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能耗大、排污大,使节能减排压力大。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资源开发和跨区域调配等知识。第(1)问,建设电站的优势自然条件要从区域资源条件、地形条件、水源条件等方面分析。第(2)问,电力输入地区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第(3)问,“乌金三角”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河流流量与含沙量呈正相关关系。第(4)问,该城市面临的节能减排的压力主要来自该区域的产业结构。
17.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 / 14
(2)填下表:
代号 A B 能源 输送方式 主要目的地 (3)D、E能源基地的建设,对我国东部能源消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起到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目前建设的若干石油储备基地布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或能源生产和输出主要在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
(2)
A B 能源 天然气 水电 输送方式 管道 超高压输电 主要目的地 长三角 京津地区 (3)可以减少矿物(或化石)燃料的使用,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4)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运输便利,利于就近供应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1)、(2)题,东部地区主要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西电东送工程减轻了东部地区大气污染状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石油储备基地主要分布在东
部沿海地区,主要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及海运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14 / 14
新高中地理第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_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