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初中数学教师考试理论知识试题
第一部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认为,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 3: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4:数学教学活动,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新课程内容与传统内容比较,《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删去部分难度较大和比较陈旧的内容。 6:“组织者”包括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7:“引导者”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进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 8:“合作者”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9:自主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可理解为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不同于教师为学生做主的学习。高质量的数学自主学习不完全等同于学生自学。 10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1:什么是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2: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定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核问题(任意),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手段,学习方式与所学内容互相适应,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合作学习的方式。 (2)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合作学习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4)要防止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13:在课堂内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索学习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将以下三种方法作为突破口(1)揭示知识背景(2)创设问题情境(3)暴露思维过程
14数学探究主要指在学习某个数学知识时,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15:“数学应用”主要是指面对一个原始的实际问题,将其数学学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逐步进行数学处理,从而获得问题的数学解决,最终再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加以检验鉴别的过程。
第二部分
一.名词解释数学模型: 二.填空:
1、新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__________和普通高中教育.
2、课程改革将改变以往课程内容\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 现状,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________,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 课程的基础.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_____ 的愿望和能力.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的工作方针. 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______________\四个学习领域.
8.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_____合作者. 三.判断:
1.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间的关系. ( ) 2.素质教育就是把灌输式与启发式的教学策略相辅相成. ( )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
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师生致力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 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 )
5.新课程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 四.简答
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 二.填空:
1、义务教育;2、难、繁、偏、旧;3、教学;4、终生学习; 5、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6、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7、实践与综合应用;8、引导者。 三、判断:
对;2、错;3、错;4、对;5、对 四、简答:
1、(1)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数学的价值; (3)数学学习内容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要求; (4)数学教学; (5)评价改革; (6)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
1、 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 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2、 《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
3、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5、 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了(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
6、 (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学科中最庞大的领域。
7、 《标准》提出在(第二 )学段引入计算器。
8、 《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 单选题:
1、 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 B)个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2、 《标准》安排了(B )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准”
三、简答题: 1、课堂教学应树立哪四个基本观念? 答:(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2、课堂教学应遵循哪四项基本原则? 答:(1)目标导向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3、课堂教学有哪三个要求?
答:(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4、写出本学科课标的基本理念。
四、论述题: 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1、(一)坚持“一个为本”
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是指:(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 (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一是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赞赏学生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要在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二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4)由封闭向开放转变;(5)由信息的单身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三是学生的定位,学生定位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在动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3)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4)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5)要尊重学生的人格;(6)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7)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8)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10)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的。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和传统的电子教学媒体(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2、结合本学科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二)
一、 填空题: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