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物理第17章波粒二象性第18章原子结构章末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5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8章原子结构

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卢瑟福通过对 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内部存在 A. C.质子 答案 D

解析 卢瑟福根据该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 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B. 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的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答案 B

解析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A错误;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的衍射图样说明

D正确.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电子 B.中子 D.原子核

( )

( )

中子具有波动性,B正确;普朗克借助于能量子假说,解释了黑体辐射规律,破除了 “能量 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C错误;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若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

个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等,则动量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也相等,动能则不相等, D错误.

A. 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B.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 波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 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答案 A

解析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说,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A正确;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有能

C错误; D错误.

量,也有动量,B错误;玻尔的原子理论只能成功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依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 入=p,可知,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短,

1

4.

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 A. 氢原子只有几个能级

仔细观察氢原子

( )

2

B. 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 C. 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

D. 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答案 D

解析 光谱中的亮线对应不同频率的光, “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对应着不同频率的光, C错误;氢原子在不同的能级之间跃迁时,辐射出不同能量的光子,并且满足 不同,相应光子频率不同,体现在光谱上是一些不连续的亮线, 5?如图1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 处于激发态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E=hv .能量

A错误,D正确.

E为基态,若氢原子 A处于激发态 巳,氢原子B

A. 原子A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B. 原子B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C. 原子A能够吸收原子 B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 E4 D. 原子B能够吸收原子A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 E4

答案 B

解析 原子A处于激发态E2,它只能辐射出1种频率的光子;原子B处于激发态E3,它可能 由曰到巳,由Ea到Ei,或由曰到Ei,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原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时,只能吸收具有能级差的能量的光子,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 6.

B正确.

若用| E|表示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的绝对值,处于第n能级的能量为En= 2,则在下列

n

各能量值中,可能是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来的能量的是 I Ei| A. 4

3 B4I Ei| I El D. 16

( )

答案 B

1111

解析氢原子处于激发态的能量分别为 沪、9日、研、硼…,向基态跃迁时发出光子的能 量分别为3 E|、9l E|、16 E|、|5| E…,故B正确. 7.

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 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 当有光电流产生.下

3

高中物理第17章波粒二象性第18章原子结构章末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5

第18章原子结构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内部存在A.C.质子答案D解析卢瑟福根据该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m7hn0u6s523x6i11fyp2nsft0iv0l00r4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