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医学微生物学备课笔记.pdf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 无 止 境

根据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天花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等. 第二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艾滋病毒,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

第三类是指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肝炎病毒,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 伤寒沙门菌等.

第四类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如小鼠白血病病毒等。 第一类、第二类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

一、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2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应有健全安全保卫制度。

学 无 止 境

第四章 噬菌体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个体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

★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衣壳(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噬菌体分布极广。

第一节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 噬菌体很小,在光镜下看不见,需用电镜观察。不同的噬菌体在电镜下有三种形态:蝌蚪形、微球形和丝形。大多数噬菌体呈蝌蚪形,由头部和尾部两部分组成。 结构及化学组成:

核心:核酸(DNA或RNA),多位DNA线状双链

头部

蛋白衣壳:蛋白质呈20面体

噬菌体

尾部:蛋白质 与细菌(受体)接触的部位

抗原性:噬菌体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抵抗力:噬菌体对理化因素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比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强,75 ℃30min灭活。噬菌体能耐受低温和冰冻,但对紫外线和X射线敏感。

第二节 毒性噬菌体

噬菌体感染细菌有两种结果:

毒性噬菌体 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

(virulent phage):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建立溶菌周期。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 噬菌体基因与宿主染色体整合,成为前噬菌体,细菌变成溶原性菌,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建立溶原状态。 毒性噬菌体

? 毒性噬菌体在敏感菌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生物合

成、成熟和释放。

液体培养基 噬菌现象可使浑浊菌液变得澄清。

固体培养基 若用适量的噬菌体和宿主菌液混合后接种培养,培养基表面可有透亮的溶菌空斑出现。一个空斑系由一个噬菌体复制增殖并裂解细菌后形成,称为噬斑(plaque),不同噬菌体噬斑的形态与大小不尽相同。

若将噬菌体按一定倍数稀释,通过噬斑计数,可测定一定体积内的噬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s,pfu)数目,即噬菌体的数目。

第三节 温和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能与宿主菌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菌分裂传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不引起细菌裂解。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prophage)。带有前噬菌体

学 无 止 境

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溶原性转换 (lysogenic conversion) :某些前噬菌体可导致细菌基因型和性状发生改变。例如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的机理 。

学 无 止 境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遗传(heredity):使微生物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子代与亲代生物学的性状基本相同, 且代代相传。

? 变异(variation):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的差异, 有利于物种的进化。

? 基因型(genotype): 细菌的遗传物质.

? 表型(phenotype): 基因表现出的各种性状.

遗传性变异:是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故又称 基因型变异。常发生于个别的细菌,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变异发生后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新性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非遗传性变异: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变异,其基因结构未改变,称为表型变异。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凡在此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所有细菌都出现变异,而且当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去除后,变异的性状又可复原,表型变异不能遗传。

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物质

? DNA的结构与功能

o 结构——两条互相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 o 功能——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 o 复制——半保留复制

o 特点——复制中易发生错误—基因突变

o 蛋白合成——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

? 基因与基因的转录

结构基因——编码结构蛋白质

o 基因结构

非结构基因——编码功能蛋白质

o 基因转录

? 遗传信息的 翻译

第二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 、染色体(chromosome)

? 一条环状双螺旋DNA长链,按一定构型反复回旋形成松散的网状结构; ? 缺乏组蛋白,无核膜包裹; ? 约含有5000个基因; 二、质粒

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质粒的特征:

? 质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 质粒DNA所编码的基因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 ? 质粒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 质粒的转移性。

? 质粒可分为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 质粒的分类

? 根据质粒能否通过细菌的接合作用进行传递 1接合性质粒 2非接合性质粒

? 根据质粒在细菌内拷贝数多少

学 无 止 境

1严紧型质粒 2松弛型质粒

? 根据相容性

1相容性——几种质粒同时共存于同一菌体内 2不相容性——不能同时共存 可借此对质粒进行分组、分群

? 根据所编码的生物学性状

质粒基因可编码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性状:

? 致育质粒(fertility plasmid、F质粒)编码性菌毛,介导细菌之间的接合传递; ? 耐药性质粒(resistance plasmid、R质粒) 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

耐药性。分两类,一是接合性耐药质粒(R质粒),另一是非接合耐药性质粒(r质粒);

? 毒力质粒(Vi质粒) 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 ? 细菌素质粒 编码细菌产生细菌素; ? 代谢质粒 编码产生相关的代谢酶。

三、转位因子

? 转位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是一类在细菌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可自行

移动的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核苷酸序列片段,又称移动基因。 ? 转座子有二类:

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 , IS):最小,不超过2kb, 只携带与转座功能有关的基因。

转座子(transposon , Tn):长度一般超过2kb,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其他基因(如耐药性、毒素基因等)。 四、整合子

定位: 细菌染色体、质粒或转座子上.

基本结构:两端为保守末端(attI ,59-be) ,中间为可变区(orf 1),含一个或多个基因盒. 功能元件:重组位点 (attI ,59-be) ;整合酶基因(intI);启动子(Pc).

功能: 通过转座子或接合性质粒,使多种耐药基因在细菌中进行水平传播.

第三节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 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进入某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 ? 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使受体菌获得供

体菌某些特性。

? 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方式: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原生质体融合。 1. 转化(transformation):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转化。

2. 接合(conjugation)

接合: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能通过结合方式转移的质粒称为接合性质粒,不能通过性菌毛在细菌间转移的质粒为非接合性质粒。

F质粒的接合

医学微生物学备课笔记.pdf

学无止境根据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天花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等.第二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艾滋病毒,霍乱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m6y26m8ax423gj8gje700kc5204u900kh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